小男孩好奇地問道:
“阿公,你為什麼要特意提到朝廷獵犀啊?”
“狐仙是在我們苗人山上的,那肯定是我們的神仙。仡九啊,還記得阿公跟你說過什麼?”
“記得,阿公說過朝廷都是壞人,漢人都是搶我們土地的壞家夥。”
“是啊,”老人歎氣說道,“阿公小時候是住在湖廣行省和貴州交接處,那裡有非常漂亮的苗寨,也有阿公小時候的玩伴。”
老人回憶的語氣一轉,立馬變得咬牙切齒起來:“可是,那些漢人官員入駐後,奪了我們的土地,駐紮軍隊。還遷入了很多漢人,不允許我們私下買鹽,那些官員為了錢提高鹽價和農稅。
我們氣不過,那本來是我們的土地,然後我們就造反了。
之後,阿公從小生活的寨子,以及附近的幾個寨子,都被朝廷的軍隊攻打下來了。成年男子沒有一個能活下來。年輕的姑娘和女孩都被抓走了,再也沒有音信。
阿公小時候的那些玩伴,還隻有你這麼大,聽說都被抓去了京城,當了太監。阿公和你太公僥幸逃了出來,随着活下來的人逃到了雲滇省。這麼多年了我一直都沒忘記。”
“阿公,什麼是太監?”小男孩好奇地問。
“太監……就是沒有小雞雞的男孩子。”
“我不要,我要留下我的小雞雞!”小男孩驚叫到。
“好好好,不聽話就把你扔給朝廷,割了小雞雞。”
“那後來呢,阿公?”
“後來啊…………”
一老一少的聲音越來越小,故事也越行越遠。
原本在“狐仙”消失的原地,李辭辛又重新顯現,他其實根本沒有離開,全程聽完了祖孫的對話。
他依稀記得,曆史上,明朝在原本元朝管轄少數民族的土司制度上,結合了衛所制度。
這是華夏古代皇朝,第一次有力的對少民地區的管理。
但是人治終究是有非常多的弊端,原本因為曆史問題,華夏國的少數民族所生存的地區,都是一些邊緣貧瘠之地。
土司制度是以夷制夷,由朝廷任命少數民族首領為管理者。這個制度經曆了元、明、清三朝,在明朝中期達到了巅峰。而一直到清雍正時期,徹底被改土歸流所取代。
而衛所制則需要士兵自己屯田耕種,以減輕财政負擔,可是這讓原本就少地的少數民族地區,土地矛盾更加尖銳。
元、明、清三朝,以苗族、布依族、彜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就經常叛亂。
明朝時期因為兩個制度同時存在,以及漢族人口上漲,朝廷實現“趕苗拓業”,将漢人遷往這些地方。更是讓少數民族“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
而後的滿清也依舊“趕苗拓業”,一直都在在鎮壓叛亂的路上。
而改土歸流則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的,因為當時的明朝統治者已經意識到,之前的制度都不能徹底根除叛亂,便直接由中央派遣官員,取代當地酋長。
著名的儒學大家王陽明,就是在被貶後,在貴州龍場悟道。放下民族成見,教導當地民族的小孩讀書寫字,培養了一批文人,獲得了當地人的擁護。
甚至有人對王陽明不敬,還會受到當地人的暴打。
王陽明的成功,可見民族隔閡是可以消減的。
而明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滅亡後,吳三桂打開山海關。
滿清入關後,十萬清軍加上借的七萬蒙古軍,還有收歸改編的漢人軍隊,大概不到二十萬人,最後卻得了天下。
後世有人覺得是小冰河紀導緻了明朝的徹底颠覆。可是滿清在更北的方向,人口更少,受到氣候影響隻會更大。
歸根結底,依舊是中央集權的帝制的弊端在作祟。一個衰弱期的民族碰到了一個上升期的民族。
一開始,身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打下江山後,将土地分給窮人,又特别痛恨官員貪污和奢靡。于是制定了許多規矩,希望弄出一個清水衙門。
可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人的欲望怎麼會就因此不再增長呢?
最先獲得資源的那些人,就會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權力和金錢,然後子子孫孫傳下去。可是這種資源,往往是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以權謀私可不是什麼稀罕事。
就連大學學生幹部,都能優先獲得一些入黨與獎學金的名額,更不要說古代的官員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沒有實現真正的大同社會時,人性都是驅利。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那些有才能的人,又有幾個會跟你幹呢?沒有人會幹一個沒有什麼工資的活,這本質上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有四個字叫“土地兼并”。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路沉淵 全服第一煉金師[全息] 鳳臨朝 諸天從吸功大法開始 九零年代當老師 全職法師:開局召喚亞古獸 還珠之知情畫意 導演,你的白月光返場了 你是最耀眼的那顆星 狂犬 (小說同人)穿成童話裡的大反派[快穿] 我真的不是你家的崽 快穿之我靠着未來大佬躺赢了 焰焰白日 撩了男主還想跑?(穿書)+番外 安夢江 穿成反派大師兄的劍 不混芳塵+番外 大夏守墓人 不虞之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