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一個平靜的海面,李辭辛照了一下。還好模樣并不猙獰,像是個加大号的公仔娃娃。
當海獺的這半年,他也從資料中了解到,海獺這個物種,與這次的任務目标巨儒艮,有着非常重要的關系。
巨儒艮是人類出現的曆史上,第二大海洋哺乳動物,體長6~9米,體重在4噸~11噸。和大象差不多大,甚至更勝一籌。
當然它們和大象的确有着淵緣,後世經過基因檢測,海牛目關系最近的就是長鼻目。
在進化史上,它們共同的祖先分了家,一支成了後來的大象,一支往海洋進軍,成了海牛與儒艮。
海牛目分海牛科與儒艮科,後來共三種海牛與一種儒艮。
巨儒艮一開始的名字,叫斯特拉大海牛。可實際上細分的話,應該是儒艮科的才對。
因為儒艮和海牛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它們的尾巴和嘴。儒艮是月牙型的尾巴與布袋狀的嘴,而海牛則是鏟子型的尾巴與分瓣的嘴。
斯特拉這個名字不是地名,而是源于巨儒艮的第一個發現者,同時也是悲劇的開啟者。
1741年,熊國著名探險家維圖斯.白令,帶領着自己的船隊,在彼得大帝的指令下,去開啟一條新的航線,以縮短與當時華夏帝國的貿易路線。
可是1741年六月,他們的船隊遇險,大部分船員死亡。剩下的人流浪到一個荒無人煙的荒島之上,後來這個島被命名為白令島。
就在這裡,巨儒艮與人類第一次相遇,結果帶來了滅頂之災。
船長維圖斯.白令因為壞血病而死去。當時,作為船上随行的博物學家與醫生,斯特拉就成為了暫時的領導人。
這些船員為了活下去,他們想盡辦法捕捉能吃的東西,什麼海獺,海象,隻可惜難度太大。食物來源極其不穩定,經常吃不飽。
直到後來,他們發現了巨儒艮。
雖然巨儒艮長這麼大塊頭,可實際上它卻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動物。靠海草和其他海生植物為食,幾乎沒有攻擊力。甚至斯特拉本人都稱它們為“溫柔的巨人”。
對于陷入絕境的這些人來說,這不亞于是海面上漂浮着一塊肥肉,他們開始想辦法捕食這些大家夥。
斯特拉在他著作的《海洋獸類》中,光巨儒艮的部分就占了一半篇幅,上面詳細記錄了他們當時屠殺巨儒艮的方法與步驟:
他們會用大鐵鈎勾住水中的巨儒艮,然後三十幾個人一起用力拉。等拖到很淺的地方時,巨儒艮會用前肢抵住海床,防止自己被拖上岸。
這時就會有人用長矛刺向巨儒艮,最後殺死它。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成反派大師兄的劍 天路沉淵 撩了男主還想跑?(穿書)+番外 全職法師:開局召喚亞古獸 安夢江 狂犬 九零年代當老師 我真的不是你家的崽 大夏守墓人 全服第一煉金師[全息] 鳳臨朝 還珠之知情畫意 導演,你的白月光返場了 快穿之我靠着未來大佬躺赢了 不虞之隙 你是最耀眼的那顆星 (小說同人)穿成童話裡的大反派[快穿] 不混芳塵+番外 焰焰白日 諸天從吸功大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