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目光,回頭看了看散在桌子上的包袱,劉娘子心道,原來那個劉娘子自己不争氣,倒是有個疼她的表哥,武崇一個小小的武将,俸祿本就不豐厚,能拿出這麼些銀子出來,估摸是他大半個家當。
劉娘子伸手摸了摸包袱,忽然感覺衣服下面有個硬硬的物件,不像是銀錢。翻開衣物一看,衣服下面卻是躺着一塊黑色令牌……怎麼會是黑羽令!!!
劉娘子拿起令牌仔細翻看,這枚令牌是用一種不知名烏黑的金屬所制成,渾身閃着幽冷的光澤,令牌上面沒有字,而是刻着一隻小巧的羽毛,背面繪雲雷紋,這不是黑羽令是什麼!!!
手握着黑羽令,劉娘子眼神冰冷,思緒卻飄向了遠方……
【往事一】
北元太和四年,夏初。
淮南水患,災情嚴重,不僅淮南境内,就連周邊諸縣也大多受了災。水災過處,哀鴻片野!百姓流離失所,四處可見難民,又有匪徒乘亂尋釁滋事,淮南、壽春、汝南等地相繼傳出匪徒劫掠殺人的事件。
淮南請災的折子雪花一般奏到禦前,懇請朝廷派欽使入淮南監察災情,平剿匪患,撫慰民衆!朝廷一連緊急商議了數日,終于,北元皇帝一紙聖旨,派太子元煜為監察使,入淮南赈災、平定匪患!
聖旨說,太子親臨,宜穩定人心,也讓年輕的太子乘此機會好好磨砺一番。
元煜太子雖然剛滿十六歲,平日身子有些羸弱,但處事雷厲風行。領旨後便連轎子也沒坐,帶着三千衛軍騎馬從京城一路趕往淮南,操辦赈災事宜。
欽使隊伍方入淮南境,一路隻見災民不斷,餓殍千裡。年輕的太子臉色比淮南河的水還要沉!連慣常呆在太子身邊的常壽都比平日小心幾分,生怕一個不小心惹的太子不高興。
想想也是,朝廷年年撥下大批赈災銀子,要求淮河諸郡諸縣年年檢修河堤,竟仍有如此之多的百姓家園被毀,死傷無數,可見各地官員之“用心”,水災過後,諸郡諸縣救災不力,導緻匪患乘機作亂,百姓更加水深火熱!常壽覺着他要是太子,可隻會更生氣。
入淮南府三日,太子便懲治了幾個因貪墨赈災銀、赈災不力的官員,親自坐鎮府衙,一面命諸府、縣開倉放糧,糧食不夠的,暫從周邊富裕的府縣統一調度;一面令各府縣守備帶守衛軍各處鎮壓暴徒。數月後,淮南諸縣災情和匪患總算有所遏制,各級官員,本應當松口氣,但卻發生一件比水災更嚴重的事。
晉王丢了!!!
年僅十歲的晉王,太子的幼弟,皇帝的幼子,先皇後的嫡子,可以說千尊萬貴于一身。與别的皇子不同,太子與晉王一母同胞,兄弟感情十分深厚,先皇後死後,太子對晉王更是寵愛有加。有人說,就是晉王要天上的星星,恐怕太子也會派人給他摘了下來。
此次,太子下淮南赈災,沒想到晉王也跟了來。本就是十來歲的孩童,仗着太子哥哥的寵愛又頑劣慣了,趁大家都忙于赈災的時候,竟偷偷跑了出去,連一個随從也沒有帶。這淮南各地匪患雖然有所遏制,但是仍有不少漏網之魚,而且一般水災過後,瘟疫總是随之而來,一個宮中長大的錦衣玉食的小王爺獨自流落民間,可以想象後果是多麼的嚴重,太子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氣的病倒!
于是,好不容易安靜了一陣的淮南,比先前更忙亂了,街上遍地都是找尋晉王下落的官兵與太子的衛軍。
但此刻最急的,要數江陵縣的劉縣令。
因着江陵縣此次災情尚輕,又曆來繁華,更無匪徒鬧事。晉王跟太子吵鬧着要去江陵玩耍,太子忙于公務,故讓劉縣令領着晉王遊玩幾天。
本以為接觸到了貴人,是升官發财的良機,沒想到轉眼卻成了索命的閻王!劉縣令腸子都悔青了,當初就不該接這個破差事!
“找着沒?”劉縣令坐在縣衙大堂,焦急地詢問前來回消息的小吏。
“回老爺,暫時還沒有小王爺的下落。”小吏低着頭小聲回道。
“混蛋!!!既沒有下落還不給我趕緊去找。”劉縣令氣急敗壞的抓着手邊的一盞茶盞扔了過去,要不是腿腳不利索,恨不得一腳将小吏踹了出去。
那小吏見這陣勢,吓得連聲道是,連滾帶爬的滾了出去。
“十天,都十天了,蒼天啊,我劉某人這是造了什麼孽哦,再找不見這小祖宗,我這小命也該到頭了~”劉縣令愁的快哭了。
【往事二】
此時,與江陵相鄰的不過五裡處的江州城,一座被郁郁蔥蔥的竹林掩着破舊的院子外,一個約莫九、十歲年紀的少年正站在院門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小魚也要很厲害 快穿之白月光系統 家養小青梅+番外 被風吹走的夏天 錦汐華年懿已春 鹹魚成了萬人迷 六零炮灰小肥崽 等不到的那場雪 雙眼一閉穿七零,行行狀元都是我 窮遊綜藝,你卻帶影後吃香喝辣 親手養大的紙片人要娶我[基建] 偏執王爺的火葬場 胎穿被認為是傻子以後 我懷了太子他皇叔的崽 我思雲雀 逍遙諸天,送易小川進宮開始 雪粒子 隻為君悅 良宵 封神降臨:橫掃玄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