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眼下聖上沉疴難起,聽說上月吐血數升,如今殿下遠在燕趙,聖上卧病床榻,山河相隔,萬一有變,恐怕于我們不利啊。”
“本宮乃是大齊太子,國之儲君,名正言順,有何憂慮?當初父皇派本宮來天津,是讓本宮鏟除劉雨霏餘孽,努力推行新政。眼下叛賊餘孽既除,新政稍有起色,百廢待舉,怎可輕易離去!自古忠孝兩全難,身為大齊太子,本宮眼中有的,隻能是祖宗江山社稷!父皇素來仁德,自有神靈庇佑,眼下隻是龍體微恙,不日即可痊愈,不必擔憂!”
廣德二十三年四月初二日,天津巡撫衙門,太子劉無忌召集一衆東宮幕僚議論新政推行事宜,幾個心腹大臣已經提前得知天心城情報,情報顯示廣德帝劉堪病危,命不久矣。
于是衆人紛紛勸說劉無忌立即趕回京師,主持大局。
“本宮心意已決,諸位不必多言。”
劉無忌輕易的否決了幕僚們對他的建議。
以太子對他爹病情的了解,劉堪所患的風痛之疾并不怎麼緻命,更不會到什麼彌留之際。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廣德帝疾病不止一次發作,每次都說到了“彌留之際”,結果每次都能被太醫治好,事實上,劉堪在還沒繼位時便經常因病昏厥。那時候太祖皇帝劉招孫對這位這個兒子很是不屑,隻以為劉堪是在裝病。
在劉無忌看來,這很難說不是廣德帝對自己的又一次試探。
父皇對自己誅殺劉雨霏、誅殺叛軍餘黨一直頗有微詞。此時若自己全然不顧天津新政,擅自率兵南下,或許就中了父皇詭計。
或許是廣德帝準備廢黜太子,或許還有其他陰謀。
就在衆人準備勸說太子時,太傅康光緒提前開口說話了。
“殿下勿憂,我朝以孝治天下,在孝道面前,新政也是可以從長計議。”
作為前朝勳貴康應乾之子,康光緒腦子顯然要愚鈍一些,不過他對太子頗為敬重,輔佐劉無忌。
“天底下再大的事大不過聖上的龍體,龍體耽誤不得。若天佑大齊,廣德帝龍體康健無恙,太子此時返回京師,可謂殷勤備至,聖上也會欣慰的。”
康光緒說出了自己的判斷,衆人立即紛紛附和。
“殿下放心回京,天津新政,交給老臣即可。”
劉無忌面露為難之色,沉默良久,對康光緒點頭道:“那便有勞康大人了,當年康閣老輔佐太祖,打下這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本宮又得你相助,你們康家兩代為相,屬實不易啊。将來若能繼承大統,還須康大人多多分擔國事啊。”
康光緒胡須顫抖道:“殿下心念老臣,臣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陳名夏在旁催促道:“急如星火,殿下速速決策,熙甯公主正在天心城,殿下切莫步當年廣德帝後塵啊。”
周圍氣氛頓時緊張緊張起來。
熙甯公主劉若敏自幼便深受廣德帝寵愛。
這位大齊公主的長相和她的姑姑劉雨霏頗為神似,都是體豐碩,面額廣頤,雍容華貴,以至于坊間謠傳說,熙甯公主有帝王之相。
廣德十五年後,老皇帝身體每況愈下,西洋醫官和太醫院的醫士們都素手無策,無奈之下不得不求諸鬼神。
熙甯公主為了給父皇治病驅邪,就近往太和山祈福,開始頻繁往來天心城與太和山之間。
可能是受皇爺爺——那個緻力于長生不死的大齊太祖皇帝——影響,劉若敏在誦經許願之餘,漸漸跟随道長們研習燒丹制藥,最終沉迷道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鴻途奇才 談戀愛得心梗 絕命榮耀 這個武器大師超強的 探春意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四界,攪他個天翻地覆 你會是我的嗎? 雪落下的你 夫人是禍水得捧着 然後呢?他吻了我 笑死!怎麼也離不開草莓味 我閻羅領主率鬼軍橫掃萬族 人類扳回一成 值此青綠 咒浮生 重生後她憑一己之力帶偏将軍畫風 兜兜轉轉又幾年 齊争天下 淩天誅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