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七年七月,努爾哈赤完成對海西葉赫的吞并,繼續擴張,威逼遼、沈。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守衛遼沈,朝廷緊急征調白杆兵、浙兵北上援遼,援軍總數超過萬人。
由于穿越者的蝴蝶效應,原本曆史上驚天動地的渾河血戰,在這個位面将以更殘酷激烈的形式提前拉開序幕。
随着遼沈大戰的臨近,劉招孫肩負的壓力與日俱增,他已經暫時放下民政方面的事務,将其全部交給康應乾管理。
劉招孫将所有精力都用在新軍訓練和城防布置上。以他對後金軍的了解,隻要遼沈能夠守住,努爾哈赤就不會輕易攻打開原。至于遼沈能守多久,需要看白杆兵和浙兵配合是否給力。
如果浙兵、白杆兵還像曆史上那樣,在後金軍沒來時就先開始内讧,自己打自己,那麼遼、沈還将光速失陷,開原城也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這次開原城防部署,需要兼顧到遼沈兩城。
熊經略還在京師等白杆兵和浙兵北上,等客兵抵達,再一起出關援遼。
大概熊大人覺察到遼鎮的異象,不帶上這兩支強軍,便不好對這些軍頭發号施令,兩支客兵還在路上,所以經略大人遲遲未能成行。
劉招孫三次派人去遼陽,希望能和遼鎮共同協防,派兵進駐開原與遼陽之間幾處要地,然而遼沈将官一直敷衍搪塞,到現在還沒給劉招孫回應,也不知這些人在想什麼。
劉招孫現在越來越擔心,前段時日熊廷弼花費百萬遼饷,為遼沈明軍更換的各種火器兵器,會不會像原本曆史上那樣,在渾河血戰中,最後被用來炮擊自己人。
靠山山倒,最後隻能靠自己,劉招孫放棄了對遼鎮的幻想,決定增強開原自身的防禦。他考慮修葺一下開原周邊屯堡,将勢力範圍朝外擴張,加大開原戰略的縱深,哪怕隻向外擴張一兩裡,也比坐守一座孤城強。
上次守開原之所以戰況慘烈,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戰鬥都在城下發生,守軍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當然,如果沒有強大騎兵的支持,步兵的周旋就是個僞命題,步兵出城野戰,很容易被數倍于己的敵人包餃子。
劉招孫不想提前四百年在冰天雪地的遼東來一場長征。
歸根到底,他現在需要騎兵,需要更多的騎兵。
開原城内的蒙古商人跑的差不多了,這些騎牆派永遠改不了騎牆的毛病,剩下的商人也不太願意和劉招孫做生意,他們隻願将雜馬、馬駒賣給明軍,劉招孫好說歹說,最後花費高價才買到三十匹良馬。
康應乾建議殺雞取卵,将這些乘火打劫的蒙古人殺光搶光,劉招孫又提起了他的大道理論,表示自己不是流賊,更不會自己打劫自己。
曾經以馬市聞名的開原城,如今竟連一百匹戰馬都湊不齊,說出來連劉招孫都不信。
葉赫騎兵逃走已有半個多月,城内的葉赫商人說這支騎兵怕是兇多吉少。
劉招孫每天忙完都會去情報司,不厭其煩的詢問這支騎兵的蹤迹。
好運氣近在眼前,卻需要耐心等待,總兵大人焦頭爛額之際,卻不知,自己早已名動天下。
劉招孫那日在張家灣斬殺打行的事迹,經由纖夫們帶往運河各地。由于故事中具備巴牙喇、美姬、少年英雄、天下大道等因素,成功吸引了大明士農工商各個階層,所以這個故事立即被運河各地二次傳播,最後由各地評書人添油加醋、誇張修飾,變成了一支經典的評書話本。
很多年後,大明百姓去茶館喝茶時,《宣武将軍劉招孫大戰後金巴牙喇》還是大家的必點曲目。
在評書中,宣武将軍劉招孫,變成了趙雲、嶽飛一樣的人物,骁勇善戰,為國為民(其實本就是這樣)
被他斬殺的打行青皮變成了潛入明國的巴牙剌,而且,人數從兩個變成了十個。
劉總兵發給纖夫們的糧食,也從三百石變成了三十萬石,這個數字約等于整個張家灣港口一年吞吐量的總數。
而劉招孫身邊的美姬,也由金虞姬變成了金虞姬銀虞姬以及秦淮八豔。
故事曲折離奇,很是感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齊争天下 雪落下的你 笑死!怎麼也離不開草莓味 淩天誅神錄 你會是我的嗎? 夫人是禍水得捧着 咒浮生 鴻途奇才 絕命榮耀 值此青綠 談戀愛得心梗 四界,攪他個天翻地覆 兜兜轉轉又幾年 然後呢?他吻了我 重生後她憑一己之力帶偏将軍畫風 我閻羅領主率鬼軍橫掃萬族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人類扳回一成 這個武器大師超強的 探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