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二尺的朱底黑色參将旗下,身形挺拔的金虞姬策馬緩緩走過東華門大街。
她對兩邊歡呼的京師百姓視而不見,隻是望向走在前方的參将大人,由衷為官人高興。
參将旗高高飄揚在街道上空,上書“開原參将劉”五個大字,在春風中獵獵飄揚。
随着劉招孫等人向午門前行,狂熱的氣氛在京師迅速蔓延。
對京師百姓來說,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武将進京宣捷,更别說是這種百人規模的阙下獻俘。
上次他們見到敵軍首級和俘虜,還是在萬曆二十八年。
那年朝廷平定楊應龍叛亂,李化龍班師回朝,将楊朝棟等六十九人押解到京師,磔于鬧市,還沒有到午門。
而在此前一年,即萬曆二十七年,援朝戰役結束後,明軍班師回朝。萬曆帝升座午門,接受都督等獻上的日本俘虜六十一人,都“付所司正法”,斬下的倭寇頭顱傳送天下。
即便從播州之役勝利算起,大明也有十九年沒進行這種盛大活動了。
盛世的武功漸漸遠去,帝國的榮光漸漸暗淡。
如果不是劉招孫闖入,這種狀态将繼續持續下去,直到二十五年後的春天(1644年),大明京師會用另一場狂歡,來歡迎它的新主人。
兩千多個表情猙獰的建奴人頭被展示給京師百姓。
薩爾浒慘敗,遼東危急之際,一個無名把總,在渾江拉起烏合之衆,越戰越強,血戰開原,守住了這座遼北重鎮,這些消息都與他們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如此,怎不讓京師百姓振奮。
劉招孫率隊伍過了棋盤街,再由文華門向西,最終抵達紫禁城最南邊的午門。
這裡便是獻俘宣捷的地點,萬曆一朝數次獻俘宣捷都在此處。
午門前方的禦道上,北鎮撫司小旗官沈煉帶着兩個兄弟,跟随一隊大漢将軍,忙着設置依仗。
教坊司已經開始奏樂,禮部和鴻胪寺贊禮的官員站在禦道南側,京師的文武大員和藩國使臣則站在東邊位置。
沈煉在外番使者中看到了兩個金發碧眼的弗朗機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口中啧啧稱奇,
旁邊一個搬運金鼓的大漢将軍見他這樣,不屑道:
“那是欽天監的監正,還有個天主教教士,都是來充數的!”
言語之間頗有些蔑視,沈煉卻是毫不在意。
這些大漢将軍都是早晚朝及宿衛扈駕,裝備精良,列侍皇上左右,平日裡見慣了大陣仗,所以對這兩個弗朗機人并不在意。
“看!獻俘兵士來了!”
沈煉放下手中紅毯,跟着一群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朝午門東邊大道望去。一張張俊秀臉,在硬朗明快的飛魚服映襯下,格外英氣勃發。
這次午門獻俘,盧受跑去和駱思恭商量,好說歹說,才從南北鎮撫司挑了八十個身形上佳的番子來,沈煉也在其中,鎮撫司雖不買盧公公的賬,然而事關皇家體面,也沒有太為難這個人畜無害的太監。
一位面相沉穩的引禮官在前面引領劉招孫等人走過午門禦道。
劉招孫對禦道兩旁的文官武将、藩國使臣皆視而不見,低頭認真聽引禮低官叮囑待會兒獻俘時須注意的各種禮節。
一身戎裝的金虞姬跟在參将大人身後,她目光平時前方,但見官人正在和前面一個文官低聲說些什麼,她正待低頭,眼角餘光忽然瞥見一個熟悉身影。
禦道兩邊的藩王使臣之中,年輕俊朗的朝鮮國朝天使,正出神望向午門城樓。
“哥哥,”
承天門城樓上響起了雄渾有力的鐘聲,一連響了九下。
劉招孫穿越之前也沒研究過《大明會典》,作為現代人思維,他對大明各式繁文缛節一直沒有什麼好感。
剛才鐘聲響起的那一刻,劉招孫望着軍容嚴整的戰兵,高大巍峨的城樓,心中升起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情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笑死!怎麼也離不開草莓味 談戀愛得心梗 淩天誅神錄 這個武器大師超強的 齊争天下 咒浮生 探春意 你會是我的嗎? 夫人是禍水得捧着 四界,攪他個天翻地覆 值此青綠 絕命榮耀 我閻羅領主率鬼軍橫掃萬族 人類扳回一成 鴻途奇才 雪落下的你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重生後她憑一己之力帶偏将軍畫風 兜兜轉轉又幾年 然後呢?他吻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