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糊清滅洋1880 > 第7章 大功 上(第1頁)

第7章 大功 上(第1頁)

紅旗軍比較輕松的到了北江城,北江城守軍除了清軍還有越軍。李林楊找到清軍說明:紅旗軍前來投軍助戰!

守軍查驗了法軍的腦袋,确定紅旗軍不是奸細,然後就讓紅旗軍自行前往北甯城。

就這麼一段路(包括水路),讓李林楊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清軍的軍事部署了。話說,他和紅旗軍戰士一起坐船西進,連一個清軍都沒有發現。這豈不是說,如果法軍發動進攻,側翼逾回,就可以輕松的打到北江城?

要知道北江城可是北甯通往諒山和鎮南關的重要節點!大軍一旦被抄了後路,下場可想而知。

如果北江城的城防和兵力夠強夠足,還好說一點。但實際上北江城的清軍和越軍,裝備火槍的,隻有城門口或者營門口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兵還是大刀長矛。話說,甚至連刀都很少,長矛居多,原因很簡單:長矛便宜。

重火力的話,城頭上倒是有幾門銅炮和鐵炮,前裝的那種。

如此防禦,根本不足以守住北江!

沿途李林楊也觀察了一番清軍的部署。或許是因為這條路算是清軍的後方,沿途雖然軍馬糧車絡繹不絕,但沒有任何的工事,也沒有任何的軍營。甚至,連維持交通的士兵都沒有,路上亂哄哄的。

在渡過捄江的時候,碼頭附近李林楊親眼所見,三場鬥毆。軍紀敗壞一覽無餘。

過了捄江,此處終于有一小寨子,名曰湧球,算是清軍的陣地。而湧球旁邊偏南有兩座土山,分明是周圍十裡以内的制高點,但無一兵一卒!

李林楊登上土山,北甯城已經清晰可見。炮兵帶來測距儀(機械的,不是光學的)測了一下,北甯城中心文廟距此35公裡。

話說,北甯的老城是相當的漂亮,規則的六邊形,并且有寬闊的護城河,稱得上是易守難攻。

順便看了一下湧球的情況,估計有一兩個營清軍。相比北江城,這裡倒也算是重視。當然了,最重要的制高點都沒有一兵一卒,野外的工事就更不可能建了,仍然是傳統的據城而守的戰術戰略思維。

紅旗軍千辛萬苦,曆時一個月總算到達北甯城。不過,被北甯守軍拒絕,不能進城,李林楊也隻得把法源和尚的信以及自己的信交給了守城門的清軍,而且還給了一塊銀元,否則就連信也難以送到。

當夜,紅旗軍夜宿城外。此處的駐軍太多,連民房都租不到,隻能暫時搭帳篷住宿。

本以為第二天就能得到清軍将領的接見,卻不料石沉大海,一整天,連個回音都沒有。

傳令兵劉闩傍晚提議:把白皮豬的腦袋擺在路邊!

李林楊因為嫌那玩意惡心,都差不多把那玩意給忘記了。

也算一個辦法!

傍晚擺上,第二天一大早,甚至李林楊都沒有起床,就有清軍在門前聒噪。

趙沃。。來了!

隻從體型氣質上看,五十多歲的趙沃乃是标準的文人,而且李林楊雖然看不懂清朝官袍,但文官胸前的補子上繡的是禽鳥,武将補子上繡的是走獸,這位的官袍上明顯是禽鳥,也就是說,是文官:怎麼就是前敵的主将之一了呢?

或許人家是儒将,李林楊很“善”意的想到。但,這位實在太過熱情,太“禮賢下士”。事出反常必有妖,熱情太過非奸即盜,因此,李林楊一邊應付一邊思索趙沃的目的。

趙沃滿臉笑容,見到李林楊竟然伸手挽住臂膀,親熱無比。

清人這種禮節,李林楊可是真受不了啊,有背背山之嫌。

李林楊自報家門:“魯人李林楊帶紅旗軍前來投軍。。”

趙沃熱情的說到:“我已經接到了法源大和尚的信,隻是軍務繁忙,未能及時見你,怠慢了啊。。看李頭領直爽大氣,想必李頭領不會見怪吧?”

“趙大人掌管千軍萬馬,能出來見我,已經是太客氣了,叫個人通傳一下,就足夠了。。”

“那可不行啊,對于善戰勇武之士,我趙某最是器重。。”

大約,趙沃說了三十句話,李林楊隻大緻聽明白了,歡迎的意思。

趙沃的官話還是很标準的,每個字李林楊都能聽得懂,但是連在一起,那是文言文,得仔細想想。

趙沃道:“李頭領既然來投軍,可肯到我麾下做一營頭?”

這就是“營長”了?話說,淮軍湘軍的編制,五百零四人為一營。但當官的吃空饷比比皆是,有四百人的營頭都算是好的,有些上官更貪婪的,一營能有三百兵就不錯了。

李林楊不明白就問:“趙大人,這營頭是幾品官啊?”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龍蛇起兮  家父朱元璋  誤入恐怖遊戲以後  諸葛亮三顧茅廬請我出山  最後的小兵  首輔!夫人又炸翻京城啦  真以為我是癞蛤蟆?  四合院:傻柱的人生模拟器  少有人走過的路  靖康蒙塵  意外,  嘉靖承明  九域凡仙什麼時候更新  明末遼東從軍行  水浒之挂機系統  穿越到大漢第三帝國  關于大宋的兩次穿越  我真沒想當皇帝皇位是自己飛來的  都市神醫修仙歸來  一見鐘情,我和你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