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屈原先生啊,可真是個有才又有故事的人!他名叫平,是楚國王族的一員,還擔任過楚懷王的左膀右臂——左徒。他博學多才,記憶力超強,治國的道理他門兒清,說話也特别有一套。在宮裡,他和楚王一起商量國家大事,發布号令;出了宮,他還得接待賓客,應對各路諸侯。楚王特别器重他。
不過啊,有個叫上官大夫的家夥,和屈原是同事,但他老覺得屈原搶了他的風頭,心裡不爽。有一次,楚王讓屈原起草個法令,屈原正埋頭寫草稿呢,上官大夫就湊過來想搶先看。屈原當然不肯啊,這草稿還沒寫完呢,哪能讓别人随便看。結果上官大夫就心生怨恨,跑去楚王那兒诽謗屈原:“大王啊,您讓屈原起草法令,這事兒大家都知道。可每出一個法令,屈原都自吹自擂,好像除了他别人都做不出來似的。”楚王一聽,火冒三丈,就開始疏遠屈原了。
屈原這人呢,一身正氣,他看不慣楚王被小人蒙蔽,也受不了那些邪惡勢力對國家的危害。他覺得自己被排擠、被陷害,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啊!于是他就寫下了那篇着名的《離騷》。《離騷》啊,其實就是離别的憂愁。屈原在詩裡寫道,人是天地的産物,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總會想起自己的根本,所以勞累困苦到極點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呼天搶地;病痛得難以忍受的時候,也總會呼喚父母。屈原自己就是正道直行,竭盡忠誠和智慧來侍奉君王,卻被小人陷害,這可真是倒黴透頂了!他信任君王卻被懷疑,忠誠卻被诽謗,這能不讓人心生怨恨嗎?所以,《離騷》就是屈原自怨自艾的産物。
這《離騷》啊,寫得真好!它贊美了古代聖君賢臣的美德,也諷刺了現實中的醜惡現象。它上承帝喾的治國之道,下述齊桓公的霸業,中間還提到了商湯和周武王的英明。它揭示了道德的廣大崇高和治亂興衰的規律,可謂是一覽無餘。它的文字簡練、言辭含蓄、志向高潔、行為廉潔。雖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遠,雖然舉的例子很接近現實但表達的意義卻十分深遠。正因為屈原的志向高潔,所以他詩中提到的事物都顯得芬芳美好;正因為他的行為廉潔,所以他即使身處污濁之中也能保持清白。他就像一隻在泥沼中掙紮的蟬,雖然身處污濁但終能蛻變而出,飛向潔淨的天空。他的這種精神啊,真是可以和日月争光了!
話說屈平被貶之後,秦國這邊就盯上了齊國,打算搞點事情。齊國一看,哎呦,這秦國可不是鬧着玩的,趕緊和楚國聯手,結成了同盟。楚惠王一看這局勢,心裡就慌了,趕緊叫來張儀商量對策。張儀這貨,一看就是個老狐狸,他假裝離開秦國,拿着厚禮去巴結楚國,說:“秦國啊,特别讨厭齊國,現在齊國和楚國結盟了,要是楚國能跟齊國斷交,我們秦國願意獻上商、於之地六百裡!”
楚懷王一聽,哎呀媽呀,這買賣劃算啊,立馬就答應了,跟齊國斷了交,還派人去秦國接收那六百裡地。結果張儀這貨耍了個詐,說:“我跟楚王說的可是六裡地,哪來的六百裡啊?”楚國的使者一聽,氣得直跳腳,回去告訴楚懷王。懷王一聽,火冒三丈,立馬發兵攻打秦國。結果呢,被秦國打得落花流水,在丹、淅一帶大敗,死了八萬人,連大将屈匄都被抓了,還丢了漢中這塊寶地。
楚懷王不甘心啊,把全國的兵都拉出來了,跟秦國在藍田幹了一仗。這時候魏國趁火打劫,偷襲楚國,一直打到了鄧。楚國的軍隊一看這局勢,吓得趕緊從秦國撤了回來。齊國一看楚國這麼慘,也生氣了,就不肯來救。這下子楚國可就真的陷入困境了。
第二年,秦國為了緩和局勢,把漢中地還給了楚國。楚懷王說:“我不要地,我就要張儀這老小子的人頭!”張儀一聽,樂了,說:“用我的人頭換漢中地?這買賣劃算啊,我這就去楚國!”到了楚國,他又拿着厚禮去巴結楚王身邊的大臣靳尚,還在懷王的寵姬鄭袖面前說了一大堆好話。結果懷王就聽信了鄭袖的話,把張儀給放了。這時候屈平已經被疏遠了,不在朝廷了,他聽說這事後,趕緊從齊國趕回來,勸懷王說:“你怎麼能放走張儀呢?快把他抓回來殺了!”懷王一聽,後悔得要命,趕緊去追,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後來啊,各國諸侯聯合起來攻打楚國,把楚國打得一塌糊塗,還殺了楚國的大将唐眛。這時候秦昭王想和楚懷王聯姻,還想和懷王見面。懷王想去,屈平勸他說:“秦國是虎狼之國,不能信啊!你還是别去了吧!”可是懷王的兒子子蘭卻勸他去:“怎麼能拒絕秦國的好意呢?”結果懷王就去了秦國。一到武關,秦國就設下埋伏,把懷王給扣留了,讓他割地求和。懷王不肯啊,就逃到了趙國,趙國不收留他。他又跑回秦國,結果死在了秦國,最後才被運回楚國安葬。哎,這楚懷王也是夠慘的,被秦國耍得團團轉,最後還落得個身死異鄉的下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話說頃襄王這小夥子繼位後,立馬提拔了自己的小弟子蘭當令尹。這下子,楚國人可就不樂意了,紛紛指責子蘭,說他當初勸懷王去秦國,結果一去不複返,真是坑爹啊!
屈原這哥們兒,雖然被流放了,但心裡還是惦記着楚國,念念不忘懷王,總想着能回來為楚國做點啥。他寫了一篇文章,裡面三番五次地表達了自己想要存君興國、改變楚國現狀的願望。可惜啊,現實太殘酷,他終究沒能實現這個願望,這也讓他看清了懷王終究是個糊塗蛋,不會醒悟的。
哎,說真的,不管是聰明的君主還是笨的君主,誰不想找個忠臣輔佐自己,提拔賢能之士來幫忙呢?但為啥還是那麼多國家滅亡、家族破敗呢?說白了,就是那些所謂的“忠臣”不忠,“賢能”不賢呗!懷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分不清忠臣和奸臣,結果被鄭袖和張儀玩弄于股掌之間,疏遠了屈原,信任了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結果呢?楚國兵敗地削,丢了六個郡,懷王自己也在秦國客死他鄉,成了天下人的笑柄。這就是不會識人的下場啊!
子蘭這哥們兒聽說了屈原的抱怨,氣得火冒三丈,立馬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一怒之下,就把屈原給貶谪了。
屈原被貶到了江邊,披頭散發地在江畔吟詩。他臉色憔悴,身材枯槁,像個剛從鬼門關回來的老頭兒。有個漁夫看見了,就問他:“哥們兒,你不是那個三闾大夫嗎?咋混成這樣了?”屈原歎了口氣說:“這世道太渾濁了,我一個人清白有什麼用?大家都醉了,我一個人醒着又有什麼用?所以我就被流放了。”
漁夫勸他說:“你這人就是太軸了!聖人嘛,就應該随遇而安,别太較真。世道渾濁,你就跟着一起混呗;大家都醉了,你就跟着一起喝呗。幹嘛非得抱着你那點清高不放呢?”屈原一聽就急了:“我聽說過,剛洗完頭的人一定要彈彈帽子上的灰,剛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上的水。我怎麼能讓自己清清白白的身子,去沾染那些污穢的東西呢?我甯願跳進江裡喂魚,也不願意讓這世俗的污垢玷污了我清白的靈魂!”
說完這番話,屈原就寫下了那篇着名的《懷沙》賦。賦中寫道:
話說這炎炎夏日啊,草木長得茂盛得跟什麼似的,可屈原大佬心裡卻是一片凄涼,感覺像是被扔到了南方的蠻荒之地。他望着遠方,眼神深邃又迷離,就像是被濃墨重彩的夜色給吞噬了一樣。心裡那些冤屈啊、痛苦啊,全都擰成了一團,簡直就像是被拉長的橡皮筋,随時都可能斷掉。
他呢,就一邊撫摸着自己的心情,一邊努力壓抑住内心的波動,想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脆弱。可這就像是在沙灘上建城堡,浪一來就全都毀了。
這《懷沙》賦啊,就是屈原大佬内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他用自己的筆,把那種無法言說的痛苦和絕望,都傾注在了字裡行間。讀來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啊!
這位屈原大佬真是把人生看得透透的,他的文字就像是一瓶老酒,越品越有味兒。咱們繼續來翻譯他的這篇佳作吧!
屈原大佬說啊,明明是個方方正正的物體,非要把它磨成圓的,可那規矩尺度可沒變啊!就像有些人,初心都變了,還自诩為君子,真是讓人鄙視。他筆下的文字,一筆一劃都如此清晰,那準則标準可從來沒改過;内心正直,品質高尚,這才是真正的大佬風範!
那些巧匠啊,如果不認真雕刻,誰又能看出他們的手藝有多高超呢?就像那深藏的玄文,有些人不懂欣賞,就說它不夠明顯;而離婁這種視力超群的人,就算微微一瞥,也能看出其中的奧妙。可有些人呢,非要把白的說成黑的,把上的說成下的,真是颠倒黑白,讓人哭笑不得。
就像那鳳凰被關在籠子裡,而雞和雉卻在那裡得意洋洋地跳舞。同樣都是玉石,放在一起卻難以分辨。那些小人啊,嫉妒得不得了,卻看不出我屈原的寶藏在哪裡。我就像那載着沉重貨物的大車,陷入了困境卻難以自拔;懷裡揣着美玉,卻窮得連展示的機會都沒有。
就像那鄉下的狗群,一見到什麼奇怪的東西就汪汪叫;人們诽謗駿馬,懷疑英雄,這都是庸人的表現啊!我的文采和品質深藏不露,衆人都看不出我的異彩;我的才華和品德堆積如山,卻沒人了解我的真正價值。
我重仁重義,以謹慎厚重來豐富自己;我追求重華(舜帝)的品德,誰又知道我的從容不迫呢?古時候有些人并不都是并駕齊驅的,誰又知道其中的原因呢?湯禹(商湯和大禹)雖然離我們很遠,但他們的精神卻是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
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克制自己的憤怒,抑制自己的内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即使身處困境也不改變志向,希望我的意志能有所體現。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日複一日,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我滿懷憂愁和哀傷,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受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掠奪的命途 以為是帥哥,結果是頂級漿怪克星 打造公益遊戲:引的全網動容捐款 讓人迷戀的味道 瘋批男主竟是我那異界乖徒 神奇寶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我的召喚物,都是天命之女!?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問鼎虛世,三界稱王 逼我在陰陽幼兒園打工是吧? 序列大明 女神接我睡酒店,前妻跪哭民政局 拒絕開卷後,我在修仙界開農場 從舊日開始斬斷神明 崩壞:某日,我也會步入茫茫暮色 中國足球百年風雨曆程 從魔狼家族走出的非凡領主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裡興風作浪 三拒SKT,LOL端水大師 沒有操作?玩的就是數值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