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說:我每次讀到孟子的書,特别是讀到梁惠王問“怎樣才對我的國家有利”這一段,都忍不住要放下書長歎一聲。哎,這利益啊,可真是禍亂的根源啊!孟子老人家很少談利益,大概就是想從根本上防範它吧。所以他說:“如果一切都以利益為導向,那就會招來很多怨恨。”從天子到平民百姓,誰不是這樣呢?追求利益帶來的弊端,又有啥區别呢!
孟轲,這位老哥是驺國人,他是子思的徒孫,學業有成之後呢,就去給齊宣王打工,可惜宣王不買他的賬。于是他又跑到梁國去碰運氣,結果梁惠王也沒采納他的建議,還覺得他這人太迂腐,不懂變通。那時候啊,秦國用了商鞅,國家富強軍隊強大;楚國、魏國用了吳起,打勝仗打得敵人哭爹喊娘;齊威王、宣王則用了孫子、田忌這些人,讓諸侯們都乖乖地來朝拜齊國。那時候天下都在忙着搞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能事,可孟子卻偏偏要講唐堯、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治,結果自然是四處碰壁。于是他就退下來,和萬章這幫人一起研究《詩經》《尚書》,闡述孔子的思想,寫出了《孟子》七篇這樣的曠世之作。後來還有鄒子這類的人繼承了他的衣缽。
說到齊國的驺子,那可是有三位哦。首先是驺忌,這哥們兒靠彈琴打動了齊威王,進而涉足國政,被封為成侯還當上了相國,比孟子還早呢。
然後是驺衍,這哥們兒比孟子晚一點。他看到當時的國君們越來越奢侈淫逸,不崇尚道德,就像《大雅》裡說的那樣,連自己都不修身齊家,更别說治國平天下了。于是他就深入研究陰陽五行,寫出了《終始》《大聖》等十多萬字的着作。他的理論啊,宏大得不得了,但又不按常理出牌,總是從一些小事開始驗證,然後推而廣之,直到無邊無際。他先是從現在講起,一直追溯到黃帝時代,把曆史上的盛衰興替都講了個遍,還涉及了吉兇禍福、制度規範等等。然後又把視野擴展到海外,說中國隻是天下八十一分之一的地方,叫做赤縣神州。赤縣神州裡面還有九州,禹帝劃分的九州就是其中之一,還不算真正的州。赤縣神州外面還有九個類似的地方,合起來就是所謂的九州了。這些地方都有大海環繞着,人和動物都互相隔絕,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區域一樣。如此這般一共有九個區域,最外面還有個大瀛海環繞着,那就是天地的邊際了。他的理論啊,大體上就是這麼個意思。不過說到底,他的理論還是要歸結到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間的關系上,隻不過開始聽起來有點玄乎罷了。那些王公大人們一開始聽到他的理論都覺得挺新鮮的,但後來就都實行不起來了。
驺衍這哥們兒在齊國可是重量級人物啊!他跑去梁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還以賓客之禮相待。到了趙國,平原君都得側身讓路,給他挪出座位。再到燕國,燕昭王更是親自拿着掃帚為他開路,還請求他收自己為徒,甚至為他建造了碣石宮,親自去向他學習。這待遇,簡直比那些流量明星還牛啊!你說他這遊曆諸侯國,受到的尊重和禮遇,能和孔子在陳蔡之間餓得面黃肌瘦、孟子在齊梁之間碰壁相比嗎?
想當年武王用仁義之師讨伐纣王,建立了周朝;伯夷卻因為餓死都不肯吃周朝的糧食;衛靈公問孔子軍事問題,孔子直接拒答;梁惠王想攻打趙國,孟子就勸他别去碰壁。這些大人物們,哪個是為了迎合世俗、苟且偷生才這麼做的啊?就像你想把一個方形的榫頭塞進圓形的卯眼裡,怎麼可能塞得進去呢?
不過有人說,伊尹背着鼎去勸湯王稱王,百裡奚在牛車下喂牛被秦穆公看中,然後輔佐他稱霸。他們都是先迎合了君主的意願,然後才引導他們走上正道。那驺衍的言論雖然有點離經叛道,是不是也有那麼點“牛鼎”的意思呢?
從驺衍開始,到齊國的稷下學宮的先生們,比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骈、驺奭等人,他們都着書立說,讨論治理國家的道理,希望能得到君主的賞識。這其中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啊!
淳于髡這哥們兒,是齊國人,博聞強記,學啥都快,但啥都不精。他勸谏君主的時候,總是模仿晏嬰的風格,但主要還是看君主的臉色行事。有一次,有個客人向梁惠王推薦淳于髡,說他的才能超過管仲、晏嬰。梁惠王一聽,趕緊把淳于髡請來,屏退左右,單獨接見他。可是兩人坐了半天,淳于髡卻一句話也沒說。梁惠王覺得奇怪,就問那個客人:“你說淳于先生比管仲、晏嬰還厲害,但我跟他見了面,他卻啥也沒說,這是怎麼回事?”客人就去問淳于髡。淳于髡說:“我第一次見大王的時候,大王的心思在打獵上;第二次見大王的時候,大王的心思在音樂上。所以我就沒說話。”客人把這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一聽,驚呆了:“淳于先生真是個聖人啊!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剛好有人給我送來好馬,我還沒來得及看;他第二次來的時候,又有人給我送來歌女,我還沒來得及試聽。雖然我把人都屏退了,但心裡想的還是這些事。”後來淳于髡再來見梁惠王,一開口就連說三天三夜都不累。梁惠王想封他當卿相,他卻推辭了。最後梁惠王送給他一輛豪華馬車、一大捆絲綢、一塊玉璧和一堆黃金。但淳于髡一輩子都沒再當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慎到是趙國人,田骈、接子是齊國人,環淵是楚國人。他們都學習黃老道德之術,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慎到寫了十二篇論文,環淵寫了上下兩篇,田骈、接子也都有自己的着作。
驺奭呢,是齊國衆多驺子中的一個,他也采納了驺衍的一些理論來寫文章。
齊王對這些人非常重視,從淳于髡開始,都封他們為列大夫,為他們修建寬敞的街道和高大的房屋,給予他們極高的尊榮和寵愛。這樣一來,天下諸侯和賓客都知道齊國能吸引天下賢士了。
荀卿這哥們兒,趙國人,五十歲才出來闖蕩江湖,跑到齊國遊學。驺衍那哥們兒理論深奧又愛吹牛,驺奭文采飛揚但難以實施,而淳于髡跟荀卿處久了,偶爾也能聽到幾句好話。所以齊國人都誇:“驺衍吹牛上天,驺奭雕刻如龍,淳于髡烤輪子都能烤出智慧來!”田骈那一幫子人在齊襄王時期就已經挂了,荀卿就成了最老牌的老師。齊國當時正好缺列大夫,荀卿就三次擔任了祭酒的職位,相當于首席顧問吧。不過後來有人向齊王進讒言,荀卿就跑到楚國去了,春申君還讓他當了個蘭陵令。春申君一死,荀卿也失勢了,就在蘭陵安了家。他的學生李斯後來還當了秦國的丞相呢!荀卿看到亂世中的政治腐敗,國家滅亡、君主昏庸接連不斷,大家都走歪門邪道,搞些巫術祭祀,信些吉兇兆頭,那些死闆的儒生也小家子氣得很。他還看到莊周等人更是狡猾搗蛋,擾亂社會風氣。于是他就寫了一本書,講述了儒、墨、道這些學派的興衰曆程,洋洋灑灑幾萬字,然後就駕鶴西去了,葬在了蘭陵。
趙國有個公孫龍,搞那個“堅白同異”的辯論,魏國有李悝,推行“盡地力”的政策,楚國則有屍子、長盧這些大佬,還有阿國的籲子等等。從孟子到籲子,這些大佬的書都流傳很廣,所以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再說說墨翟這哥們兒,他是宋國的大夫,擅長防守和節約資源。有人說他和孔子是同時代的人,也有人說他在孔子之後。
六國末期,各國之間戰争頻繁,都想成為霸主。孟子在齊國、魏國遊曆,但沒人聽他的。于是他就回家寫書,感慨自己的學說沒人懂。荀卿在蘭陵給楚國打工,驺衍則整天談些空洞的理論。雖然康莊大道擺在眼前,但這些大佬們的學說都沒能真正起到作用。
喜歡還是那本史記,挺好讀請大家收藏:(zuoyexs)還是那本史記,挺好讀【左葉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問鼎虛世,三界稱王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以為是帥哥,結果是頂級漿怪克星 神奇寶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我的召喚物,都是天命之女!? 從魔狼家族走出的非凡領主 掠奪的命途 沒有操作?玩的就是數值碾壓! 三拒SKT,LOL端水大師 崩壞:某日,我也會步入茫茫暮色 瘋批男主竟是我那異界乖徒 逼我在陰陽幼兒園打工是吧? 序列大明 從舊日開始斬斷神明 拒絕開卷後,我在修仙界開農場 打造公益遊戲:引的全網動容捐款 讓人迷戀的味道 中國足球百年風雨曆程 女神接我睡酒店,前妻跪哭民政局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裡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