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這章是老子說很少有人知曉他那“以道治國”的理論,更沒人取法付諸實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這兩句是說:
我的言論很好理解,也很容易施行。但天下人君沒一個知道,沒一個施行。
老子在此感歎道之不行,覺得這麼好的治國方略,很好理解也很容易施行,可幹嘛就沒人采納呢?
他很納悶,但就是沒找對原因。
為啥統治者總熱衷于他所厭惡的“以智治國”而不願“以道治國”呢?
關鍵點在于“以智治國”能迅速實現統治者的利益,而“以道治國”對統治者要求太高,且需要統治者先全心全意地竭力付出。
這好比種莊稼,是一手一腳地先開垠田地再努力耕芸最後有所收獲舒服呢?還是隻管等别人地裡的莊稼成熟了就去東割一點、西割一點,結果收獲滿滿來得安逸?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老子這是在抱怨那些不采納“以道治國”的統治者“無知”。
他說他的理論是有主旨有根據的。他所提的行事主張也是很具備綱領性的。不被采納,隻能說明那些統治者目光短淺,“無知”罷了。
正因為統治者的“無知”,才使得他不為人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說:很少人知道我的理論啊,能取法(“則”即“法則”之意)我這理論的人就尤其珍貴了。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這句話是老子用聖人的形象來自喻。
聖人們被他形容成穿着粗布衣服(褐,葛藤或麻纖維做的粗布短襖,是最廉價的衣物),而懷揣着玉石的人。老子以此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
雖然老子沒能做出他所認同的聖人那樣的治國業績,但他的光輝思想還是一直照耀着古今,為後世諸多賢人所推崇,被尊之為最偉大的思想家。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這章則說天下統治者缺乏聖人的求知精神,自滿而不取法“以道治國”。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這是說人若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自己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很糟糕了。
“尚”,敞亮明白之意。“病”,困頓、窘迫。這兒以此來表示狀況糟糕。
老子此句意在說那些不願聽取他“以道治國”言論的統治者,就是“不知知”那種自滿而不可救藥之人。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說聖人不會陷于那種糟糕境地,就是因為他們忌怕“不知而自以為知道”那種情況。所以,隻有虛心地害怕自己自滿無知,才能不會陷入困境。
從老子最後以聖人們虛懷若谷的做法來警醒那自滿而不汲納真知灼見的統治者來看,老子雖然失望道之不行,但仍寄希望于有人能夠覺悟。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此章告誡統治者不要殘暴統治,肆意剝削壓榨人民。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是說:你若用暴力統治來威吓人民,弄得天怨人怒了,老百姓就不會再害怕你的威吓的。那麼,可怕的反抗鬥争就要來了,這将直接威脅動搖你的統治。
對此,可以這樣說,封建社會裡,主要的改朝換代,哪回不是老百姓幾乎活不出來而奮起反抗造成的嘛?
秦未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天下響應。秦軍雖奮力鎮壓,但難以挽回。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全家老六,我隻好在青樓躺平了 降龍神捕 墨笙一世 隻要膽子大,仙女放産假 厭世喪屍皇重生後,天天被親哭 曠世邪尊 快穿之瘋子狐狸淡定樹 生下來就死,閻王見了我都跪 長生,從克隆開始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暗流1979,我有空間能緻富 水浒之狄家将 拿命闖關,穩賠不賺 六零大力軍嫂虐渣,被兵哥寵爆了 世界詭異複蘇 逆愛—仙蹤 末世天災:我囤積了萬億物資 仕途狂飙:赤腳醫生逆襲之路 炒股緻富法門:韭菜成長史 穿越嬰兒,帶領家族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