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了哈思罕關後,林鹿琰仔細觀察着李先生的神情變化。他發現李先生原本緊繃的臉色逐漸放松下來,仿佛卸下了心頭的重擔一般。于是,林鹿琰趁機好奇地開口問道:“師父,雒華神這個名号對我來說十分陌生,您能否給弟子講講其中的故事呢?”
李先生默默凝視着遠方,目光似乎穿越了時空,落在那遙遠的過去。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輕聲說道:“要說起這雒華神啊,其一生可謂曆經風雨、飽經滄桑。”說話間,李先生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感慨和惋惜。
林鹿琰轉過頭,望向身後漸行漸遠的哈思罕關,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他知道,在這座古老關卡背後隐藏着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傳奇。而此刻,李先生即将揭開雒華神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傳說中,雒華神本是中央婆娑世界佛前的一盞明燈,但因得到世尊淨梵天的點化而化為人形,并成為中央婆娑世界負責掌管火燭的僧人。
一日,世尊決定閉關修行,神僧自在王卻選擇在此時前來拜佛。按規矩,雒華神将引領神僧自在王前往佛堂上香拜佛。待自在王朝世尊金身施禮參拜完畢之後,雒華神應手捧佛燈,于自在王頭頂盤旋三周,表示對世尊點化之恩的敬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他已重複千遍萬遍、熟稔于心的動作,卻在今日出了大岔子——當雒華神繞行至第二圈時,不知為何原因,其手中的佛燈竟突然滑落,刹那間,佛燈内的燈油如傾盆大雨般盡數潑灑在自在王的頭頂……
這位神僧自在王一直以來都被尊稱為釋門中的"第六位大菩薩",盡管他并沒有正式獲得菩薩的封号,但其實力和手段卻毫不遜色于釋門的五位大名鼎鼎的菩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在王的戰鬥能力更是堪稱絕世無雙,甚至可以與釋門最強戰力——大勢至菩薩相媲美。
自在王心中的怒火瞬間升騰而起,他無法抑制自己的憤怒情緒,竟然在神聖的佛堂之中與雒華神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那時,雒華神隻是一盞小小的佛燈而已,但卻遭到了自在王無情地打殺,并墜入輪回之道。然而,命運弄人,這雒華神轉世成了雒華草,并在日夜吸收日月精華後,奇迹般地修煉成妖,最終還化作人形。
自此以後,雒華全心全意投入到修行當中,經過三千多年的磨砺與成長,終于修成正果,迎來了妖生中的三災九難、十七劫。隻要能順利渡過最後一劫——天雷劫,雒華便可超脫地界束縛,飛入天界,成就一方妖仙之名。
但正當最後一道天雷即将劈下之際,全神貫注應劫的雒華竟遭人暗算!僅僅一瞬間的分神,就讓雒華的肉身灰飛煙滅,千年來辛苦積攢的道行也幾乎消散殆盡。幸運的是,他的三魂七魄尚且完好無損。
而那個偷襲雒華之人,自始至終都隐藏得極深,雒華甚至連對方的面容都未能看清。他苦思冥想許久,始終想不起自己曾與何人結怨至此。
雒華感到非常無奈,但他别無選擇隻能重新開始。然而,自從肉體被毀後,他發現自己已無法再修煉,隻剩下三魂七魄的雒華宛如一個孤獨無助的鬼魂般漂泊于這個世界之中。他漫無邊際地走着,一路目睹了無數的苦難與不幸。随着時間的推移,内心深處的不甘和怨恨漸漸消散。
雒華實在不忍看到人世間如此多的痛苦折磨,于是決定采取附身的方式來懲罰邪惡、救助危難之人,并踐行正義之道。久而久之,雒華聲名遠揚,深受百姓們的敬仰與愛戴。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善行義舉,紛紛建造廟宇并塑造金色神像以供祭拜;同時虔誠地向雒華敬奉香火,表示感激之情。
自那時起,雒華原本破碎四散的肉身竟開始慢慢凝聚起來。隻要香火持續不斷、衆人對他的信仰永不熄滅,那麼總有一天雒華的肉身将會完全複原。到那時,雒華将有機會再次迎接天雷劫的考驗,向着更高層次的修行境界邁進。
然而世事難料啊!眼看着雒華的肉身在即将徹底凝聚成形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發生了——法源寺的那群僧侶竟然開始瘋狂地打砸各個地方供奉雒華神像的廟宇,并四處散播謠言,污蔑雒華為妖邪之輩、邪惡怨靈轉世,如果有人膽敢信仰雒華,必定會遭受上天降下的責罰和災難。
更為詭異的是,在此之後,許多雒華的信徒接二連三地遭遇不幸,有的人離奇失蹤,有的則莫名其妙地慘死街頭。如此一來,原本香火旺盛的雒華神廟變得門可羅雀,昔日熱鬧非凡的景象已不複存在。
面對這一連串令人震驚的事件,雒華心急如焚。他苦等數年,本以為終于可以重獲新生,但如今肉身遲遲未能凝練成功不說,還遭受到這般诋毀與攻擊。無奈之下,雒華隻得附身到凡人身上,親自站出來為自己辯解和抗争。可惜勢單力薄的他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之中,不僅遭到了法源寺衆僧以及一群來曆不明的高手圍攻,而且身負重傷,最後隻能狼狽逃竄。
随着雒華的逃離,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雒華神廟也紛紛毀于一旦,成為一片廢墟。這場風波過後,原本海量的信仰者,也紛紛背棄了他們所膜拜的神靈,如果繼續如此下去,雒華神必然像他的神廟一樣湮滅在曆史之中。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沒多久,潇湘大帝踏上北伐之路,欲征服北方廣袤大地。大軍行至現今哈思罕關時,卻遭遇阻礙,停滞不前。面對這一困境,潇湘大帝決定廣納天下賢才,借助修仙者之力攻克哈思罕關。
然而,曆經數番嘗試後仍未見成效。就在此時,聽聞此事的雒華竟悄無聲息地潛入潇湘大帝營帳内,并附身于一名武将身軀之上。随後,他主動請纓,表示願助大帝一臂之力。
潇湘大帝作為末代人皇,身負真龍之氣,雒華能輕易對其近身侍衛施展“撞客”邪術,令大帝深感詫異。于是,大帝盤問雒華為何而來?因深知無事不登三寶殿,一個妖魂竟敢擅闖軍營直面帝君,且聲稱可助己方獲勝,絕非僅憑善念驅使。不出所料,雒華當場提出兩項條件:若大功告成,務必拆毀法源寺、驅散僧侶,并于舊址興建雒華神廟,還要為其塑像鑄金供奉。
潇湘大帝心中暗自訝異,雒華居然有能力“撞客”自己身旁的武将,但對于雒華能否真的戰勝猛将哈思罕仍心存疑慮。因此,當雒華提出這些條件時,潇湘大帝并未深思熟慮其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毫不猶豫地一口應允下來。緊接着,雒華神如鬼魅般悄然離去。
當日,城門關隘被攻破,潇湘大帝率領大軍乘勝追擊,一路北上,最終成功活捉了悍将哈思罕。正當全軍歡慶勝利之際,雒華神卻再度出現在潇湘大帝身側,要求他履行諾言。然而此刻,潇湘大帝回想起那些條件,不禁陷入了沉思與猶豫。
尤其是要推倒寺廟這一條,無疑意味着毀壞佛像、亵渎神明。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引起民憤,更可能觸怒上天,招緻不祥之災。面對如此艱難的抉擇,潇湘大帝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毀佛、謗佛這樣的罪責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和報應,即便是強大如潇湘大帝般存在也不願輕易去承擔。無奈之下,潇湘大帝隻好鼓起勇氣試圖勸說雒華改變主意。然而雒華性格十分固執倔強,根本聽不進去任何勸告。
雖然此時的雒華還隻是妖,但這不代表他愚笨無知。事實上,法源寺的突然現身正好解開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謎團——究竟是誰在關鍵時刻對自己發動偷襲?一次兩次或許還能忍受,但事不過三!正是因為如此,雒華才決定尋求潇湘大帝的幫助,希望能夠借助人王的力量與法源寺乃至其背後的勢力相抗衡。可讓雒華始料未及的是,潇湘大帝似乎對法源寺心存顧忌。
此時此刻的潇湘大帝其實正懷揣着統一整個修行界的雄心壯志,而作為佛門重要勢力之一的法源寺自然也被囊括在他的計劃之内。正因如此,潇湘大帝無法履行之前對雒華許下的承諾。
對于潇湘大帝的失信,雒華心中的憤怒和失望難以言喻。此刻的他,内心充滿了對潇湘大帝的怨恨,甚至湧起一股強烈的沖動,想要附身到對方身上,以洩心頭之憤。然而,盡管雒華拼盡全力,試圖附身于潇湘大帝,但終究還是徒勞無功。
原來,潇湘大帝身上背負着真龍之氣,這股神秘而強大的力量讓雒華的附身企圖化為泡影。而就在這時,一個關鍵人物悄然登場——章孝正。此人身份非同一般,乃是潇湘大帝最為倚重的智囊團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仙道八大家中的翹楚。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章孝正日後還成為了天師府的首任掌教天師,并獲封“守正大天師”之尊号。
實際上,章孝正早已隐匿在暗處,默默觀察着一切。當他目睹雒華附身失敗的那一刻,便迅速施展法術,将雒華牢牢地控制住。原本,章孝正打算毫不留情地将雒華當場擊斃,以絕後患。但令人意外的是,潇湘大帝及時出手制止了這一舉動。
面對被束縛的雒華,潇湘大帝心生愧疚之情。他深知自己辜負了雒華的信任,于是再次誠懇地向雒華表示歉意,并提出願意在其他地方為其建造神廟、塑造金身,以示補償。然而,雒華并未領情,果斷拒絕了潇湘大帝的提議。顯然,他已經不再相信潇湘大帝的承諾,對所謂的補償毫無興趣。
盡管雒華對潇湘大帝提出的新建議持拒絕态度,但潇湘大帝依然堅持己見,竭力排除衆議,成功地保護住了雒華。不僅如此,他甚至還不惜耗費巨資,在哈思罕關内為雒華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無比奢華的神廟。
關于雒華的去留問題,在潇湘大帝與衆位大臣之間引發了一場激烈的争論。雒華企圖附身于潇湘大帝的行為,令以章孝正為首的衆多臣子深感不滿和憂慮。他們難以信任雒華,然而,潇湘大帝卻認為自己在此事上有所虧欠,執意要保全雒華為其撐腰。經過長時間的争執不休後,雙方最終不得不各自退讓一步達成妥協:大臣們放棄了将雒華魂飛魄散的主張,而潇湘大帝也不再執着于賜予雒華自由之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下遊魚 異世界魔物娘百科全書 穿越成修仙女配後轉成路人甲 詭異複蘇:開局掌控黑火 快穿之那個公主病女配 綜影視:炮灰女配多子多福 調頻人生 完美世界:最強帝王召喚系統 某超電磁炮的柯學世界 宇宙之王,從高武開始萬倍返還 無檔案神期 兵王之風雲再起 神明筆記 青山醫 警号重啟:不小心成為警界神話 鬥羅:遊戲召喚從Faker開始 鬥羅:聊天群裡都是大佬 頂級宿主今日也在觊觎主神美貌 都市:炒股隻為娶你 反派大師兄,師妹們全是病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