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乘“紅顔”急奔三、兩日,終到璧江,下馬後,拿出那副畫,望畫道:“朱姑娘,到了。”
紅顔駿馬頃刻消失,朱姑娘出來,伸了伸懶腰,四顧一番,此時五月黃昏,正見璧江好景!一鑒碧波,送風習習,江山重疊,水天一色。九嵩山倒影璧江,如一副畫軸展開鋪向天際。九嵩山下,千樹垂綠鬓,萬花照紅顔,遠波粼粼,郁郁依依青青;璧江水上,彩霞挂流虹,碧川望河漢,長煙沉沉,悠悠浩浩遠遠。遠天高山長流水,共彰九牧好河山!
辛夷道:“還真是璧江呢。”忙抱出天相,讓他也觀望欣賞一番,而後玉手一揮,一排竹筏落在璧江上,率先躍上,與天相并排坐于前端,道:“順流而下,足夠時間給你講了。”
天上躍上,立于竹筏後端,望着漸漸後退的一座大城,問:“那就是良穆都嘛?”
“就算沒看到城名,難道還沒看到城門上呈現一個‘山’字嗎?”說到這,辛夷歎了一聲:“其實,前人真的很團結,不然也不可能取得上古之戰的勝利,就拿伊水、璧江來說吧。伊水、璧江本不存在,是良穆都的先賢用山巒之力在九嵩山修築了河道,才使九嵩山的千萬條涓流彙集而來。前天我已說過,伊水過原睦邑、荊木邦,璧江過永牧州、雨幕府,加上良穆都本身,兩條河流的确滋養了半個九牧。可做這事的先賢沒有以此居功,眼下的良穆都卻自稱‘舊時二水發源地,從來山巒地相都’,真是不肖子孫。”
“前半句倒好理解,可這後半句?”
“說的是地相道,俗稱‘山巒之力’。你可理解成境界更高的土之力。”
“你已幾番提起土之力,那是什麼?”
“九牧共有九種道法,土之力便是其中之一。要說這九種道法的來曆,我先問你,這兩天沒有發現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嗎?”
“在來璧江的路上,我沿路也經過幾個城鎮,可它們彼此間的距離都在百裡以上。”
“和你看到的一樣,九牧九城都下轄十幾個郡。每一城所轄的十幾郡之所以都分得很開,是因為早先時人們的食物主要是野果和野獸,若離得太近,就不能養活城民了,則容易發生沖突,就和許多年前一樣。許多年前,正是因為争奪匮乏的食物,九牧大地上的人們,開始了互相征伐,而且這種征伐的腳步看不出休止的迹象,最終使無數魔煞、兇獸問世。那時,九牧的人獸不通道法,幾年時間,九牧就改天換日,人獸成為階下囚,被魔煞和兇獸任意欺淩。暗無天日的生活持續了幾百年,在此期間,魔煞、兇獸中出現了一個實力高絕的大魔王,他施行唯我獨尊的策略,要将人變作魔煞,獸變作兇獸。”
“那後來如何?”
“九牧九大家族聽過嗎?”
“沒有。”
“當時的人與獸沒人敢于反抗,也沒有資本反抗,就這樣準備接受将成為魔煞、兇獸的事實。可還是有極少的人不願向大魔王屈服,具體來說是九個人,來自天南地北的九個人一起去了九嵩山,用自己的死發出了反抗的呼聲。他們死得悲壯,死得慘烈,死得毫無價值,可正是這心甘情願的死,喚醒了沉睡中的天地之道。那一夜,九嵩山上日月同天,三種植物應氣而生,化身成人,便是後人稱之為三賢的松、竹、梅。三賢曆經多年,教會世人與天地共鳴,使得九個人的後代各自領悟了一種道法,極沐寒的寒氏一族領悟了召喚道,冰目原的冷氏一族領悟了咒語道,海慕濱海氏一族是契約道,永牧州雍氏一族是陣法道,荊木邦荊氏一族是金之力,原睦邑的原氏一族是木之力,雨幕府郁氏一族是水之力,駐暮城祝氏一族是火之力,良穆都梁氏一族是土之力。這便是九牧的九大家族和九種道法。”
“聽說聖獸個個修為不凡,那他們的道法是什麼呢?”
“也可以認為是九牧九道。”辛夷再接前言道:“時間來到三十二年前,九牧迎來了與大魔王的生死之戰。當年大決戰,去者共有人七十二,聖獸三十六,可歸來者十不足一。犧牲的修道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九牧帶來了清平。可正因為此,使人們認為,修道是一條不歸之路,從那以後,世人懼怕修道,無人願修道。有傳唱歌謠為證:
“修道好,要修道,連篇累牍載豐功,罄竹難書青史名。追功名,立功名,一家老小渾不顧,走他不歸路。
“追功名,熱血盡,熱血盡,意不盡:昨晚幽魂渡黃泉,夜半音容越陰山,九夏芙蓉托遺孤,三春楊柳拄佝偻。
“立功名,屍骨寒,屍骨寒,心挂牽:明朝此身膏荒野,他年墳前逐流螢,累累黃土長寸草,蒼蒼松柏奉椿萱。
“永世負恩情,換得大功名。莫說萬古傳,且看三兩年,偉烈豐功誰問津?落一個,斷碣殘碑枕清霜,大好河山付燕莺!”
天上道:“隻有忘憂,才能安樂。當年慘烈,人們不願回首,修道路遠不歸,人們不願再涉足,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否清平不是是否修道決定,而是修道之心。隻有不忘憂,才懂得珍惜,摒棄九牧九道絕非上策,想來三賢不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嗯。從前人們不通道法,還不是互相征伐了幾百年之久?如今九牧天地之道蘇醒,就算好人不去修道,可惡人不一定。三賢自然不會也不能讓九牧九道就此失傳。”
“三賢是用什麼方法改變那樣的現狀?”
“北地冰雪門知道吧。它在大決戰十年前就成立了。三賢不忍九牧九道失傳,于是讓九牧與北地一樣,成立門派。三賢先囑托荊棘真人在荊木邦成立荊棘門、大賢者夫婦在海慕濱成立林川門,後又欽點東方昭四人在永牧州創立四玄門傳道。可就在那不久後,你可知道,大街小巷上,男女老幼都在說些什麼?”
“難道還會是厭道、棄道的事?”
“不,人們都在誇贊三賢,贊曰:‘仁者不逐其名,仁貴焉;明者不戀其位,明棄焉;勇者不争其鋒,勇斂焉。’這便是三賢之名的由來。”
“仁者不逐其名,仁貴焉;明者不戀其位,明棄焉;勇者不争其鋒,勇斂焉。”天上用心重複一遍,凝眉道:“這三句話看似誇贊,可似乎其中另有深意,必有人在暗處推波助瀾。”
“我也是從兩位恩人那裡得知的,這三句話正是告訴三賢要不逐其名、不戀其位、不争其鋒。正是這三賢之名,讓三賢選擇了隐退。可三賢實在放心不下九牧當時的情況,于是在隐退前,與九大家族約定了兩件事。”
“哪兩件?”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漫:從屍魂界開始砍穿萬界 小馬寶莉:血眼詛咒 星空職業者,開局收萬界 星光逆旅 從幽靈船到殲星艦 破天塔 維度之下皆蝼蟻 鬥破:炎帝請克制,為兄真挺樸實 進擊蟲族 魔尊的科技征服之路 淨身出戶,隻能靠雙修無敵 末世:開局重鑄出庇護所 驚!京圈大佬醋翻了 穿越廢土我有木系淨化異能 直播:我耿直中醫,患者全網社死 快穿:嬌軟萬人迷又被強制愛了 錦鯉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水浒話事人 仙君追逃妻到藍星挖自己牆腳 原神:關于我改變命運這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