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目光炯炯說道:
"當初張骞開辟絲綢之路,各國商人紛至沓來,大漢的威名也得以傳揚四方。我大明國富民強,物産富饒,生絲、茶葉、瓷器在海外廣受歡迎。隻要解除海禁,打通海上絲綢之路,也會财源滾滾。”
禁海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種種弊端已經顯現無疑了,但是解除海禁會帶來什麼不可預知的後果?
朱元璋陷入深深的猶豫。
他是個皇帝,但骨子裡是個老農民。
隻有腳下踩着堅實的土地,倉裡堆滿黃澄澄的谷子金燦燦的麥子,心裡才能踏實,睡覺才能安穩。
他窮怕了,餓怕了,芒鞋竹杖四處飄泊苦怕了。
他過夠了那種衣食無着的日子,更不希望子孫後代過那種日子。
他年輕時的理想——
娶個醜妻,生七八個兒子,養三四頭牛,名下有一百畝地,吃喝不愁,這就是神仙的日子。
如今他做了皇帝,腳踏八千裡的錦繡山河,依然想着将自己的土地牢牢圈起來,容不得任何人來染指。
茫茫大海,遙遠的異國,太飄忽了,太不着調了。
開放海禁,容許那些歪眼斜鼻奇形怪狀的蠻夷自由通商,這對朱元璋來說,實在太難了。
朱元璋眼神閃爍不定,時而躊躇,時而堅定。
朱允熥仿佛看透了他的心事,繼續說道:
"欲知山中事,先問打柴人。海上來錢并不比地上來錢慢,很多人在海上就賺得盆滿缽滿的。在他們眼中,大海裡就蘊藏着無窮無盡的财富。"
朱元璋問:"你這是在說誰?"
朱允熥答道:"這樣的人很多。陳祖義就是其中一個。他靠着幾十條小破船起家,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海上帝國,積累了數以千萬計的财富。"
朱元璋冷冷一笑,“那又怎麼樣,他最終還不是得向咱俯首稱臣。”
朱允熥:"陳祖義在走投無路之際,選擇了向朝廷投誠,這正是他的精明之處。
大明有富饒的物産,陳祖義有銷往海外的門道。
孫兒曾答應他,隻要他幫朝廷打擊倭寇,便替他請封!"
"封他什麼?"
"馬剌加王。"
朱元璋眼睛瞪得滴溜圓,"你說什麼?封王?憑什麼?"
"憑他在南洋的實力。馬剌加扼萬國商路,卻遠在萬裡之外,沒有陳祖義強占,定然有别的什麼人強占。不過是一紙敕書,借花獻佛而己,朝廷損失了什麼?
陳祖義願意為朝廷效力,孫兒也覺得他很有價值,就把他帶到南京來了。爺爺能不能賞臉見一見他?他也曾是大明秀才,如今肯改邪歸正,也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兒,你覺得呢?"
朱标道:"兒臣覺得允熥言之有理。父皇如果懶得見他,兒臣見見他好了。可行則行,不可行則不行。"
朱允熥眼巴巴地望着。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開口道:“此事事關重大,咱還需好生思量一番。過幾日再議吧。”
夜色漸深,朱元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深知海禁政策已不适應當今局勢,但内心的擔憂仍如陰霾般籠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我攻略了學神 太子殿下她要了 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佳人在側+番外 捧殺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末世天台種菜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恃嬌 誰都想當夏太太 羅雀紗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白眉清風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