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拆開信,原來是朱允熥正在和陳祖義談判。
陳祖義答應從此以後約束部下,不再騷擾沿海地區,并且協助官軍攻打日本。
作為交換,朝廷應開放甯波、廈門、廣州三個沿海城市作為通商口岸,并準許陳祖義在這三個口岸進行合法的貿易。
朱允熥的這封信,洋洋灑灑數千言,詳盡分析了與陳祖義言和的好處:
"第一,陳祖義是南洋最強悍的海盜團夥,擁有一千餘艘戰船,近四萬人,戰力極其強悍。"
"其勢力範圍東起日本,西至馬剌加。為了防備陳祖義,我大明沿海各省每年承擔了上百萬兩白銀的軍費,負擔十分沉重。"
"朝廷水師力量薄弱,缺乏遠海作戰能力。海禁是揚湯止沸之舉,并不能禁掉海外貿易的需求,反而會催生更多的海盜團夥。隻有解除禁海令,并建立正常的合法的海外貿易秩序,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海患。"
這一席話簡直石破天驚,朱元璋不禁為之一震。
"第二,與陳祖義言和以後,即可解除廣東、福建、浙江的海禁,三省商人可以在廣州、廈門、甯波三地集中販賣貨物,一座繁盛的商港可以養活數以十萬計的人,漁民也可以下海打漁,沿海地區的民生将得到極大改善。"
"第三,在廣州、廈門、甯波三個通商口岸設立海關,凡進出的貨物、人員都必須繳納數額不等的關稅,此舉每年至少可以為朝廷增加一百二十萬兩白銀的稅收;"
"第四,大明國内白銀極其短缺,但生絲、綢布、瓷器、茶葉在南洋、阿拉伯、西域、西洋諸國極受歡迎。
解除海禁開放通商之後,每年能夠輸入白銀逾千萬兩,将會出現國富民豐的空前盛況。"
這些,朱元璋同樣深有感觸。
趙宋南渡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各種貨物風行海外。
一個偏安小朝廷卻擁有驚人的财富。
甯波、泉州、廣州等埠萬國商賈雲集,富得流油,街道上行人摩肩擦踵,店鋪裡人滿為患,一片繁榮昌盛景象。
反觀禁海二十餘年來,東南沿海一帶,田地荒蕪,民生凋敝,市井蕭疏,無數人無以為生,下海為盜。
解除海禁的好處實在是太誘人了,朱元璋禁不住怦然心動。
但最讓朱元璋心動的是第五點:
"陳祖義為了獲得合法的貿易機會,願意協助朝廷攻打日本。"
朱允熥又在信的最後寫道:
"陳祖義遭受了南洋諸國的聯合圍剿,财路斷絕了,手下數萬人需要養活,因此急于向朝廷投誠。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稍縱即逝,請皇祖和父皇早作決斷,切盼!"
朱元璋将信遞給朱标:"你也看看吧。"
朱标将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沉思良久,才說道:"茲事體大,兒臣認為宜慎重。"
朱元璋問道:"為什麼?"
朱标答道:"貿然解除海禁,張士誠、方國珍餘孽份子,還有日本倭寇,混水摸魚跑進來了怎麼辦?他們的臉上又沒有刻字,誰能分得清?到時候,遍地是寇,人人是盜,豈不天下大亂了?"
朱元璋又問朱桢和朱椿的意見。
朱桢道:"兒臣也支持皇兄的看法。允熥畢竟年輕,容易輕信他人,國門一旦打開,再想關上可就難了。"
朱椿道:"一靜不如一動,還是穩妥一點的好。"
朱元璋召馮勝、湯和、郭英、李景隆、劉三吾、楊士奇、骞義、夏元吉、宋璟等一衆文武大臣到文華殿議事,征詢他們的意見。
所有人的意見都驚人的一緻:解除海禁前途難測,宜慎重。
湯和多次主持東南沿海備倭,是遷界禁海最堅定的支持者,他說:
"海患不除者,全在遷界不力,将沿海二百裡之内的百姓悉數内遷,堅壁清野十五年,則海患永除。"
劉三吾道:"自古夷夏大防,解除海禁,夷人湧入,則中原亦成腥膻之地,萬萬不可。"
文武衆臣議論紛紛,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太子殿下她要了 我攻略了學神 佳人在側+番外 誰都想當夏太太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捧殺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白眉清風劍 羅雀紗 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恃嬌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末世天台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