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初繼大統,鼎故革新之際,大小事情多如牛毛,從早到晚的日程排得滿滿的。
不是給諸王、世子賜宴,就是召見文武大臣,或者忙于接見一撥又一撥的外國使節,簡直忙得腳不沾地。
朱元璋生怕朱标累着了,便命允熥寸步不離陪侍在朱标身邊。
正月十八日,朱元璋搬離了乾清宮,退居永壽殿,命朱标遷居乾清宮。
朱标去永壽殿中問安,說道:
"乾清宮高大軒敞,冬暖夏涼,爹住了幾十年,早就習慣了,兒臣在東宮也住得好好的,不想挪窩。
永壽殿雖好,但太偏僻了些,爹還是住在乾清宮好了,兒臣早晚問安也少走點路。"
朱元璋笑眯眯道:"你既然當了皇帝,自然是住在乾清宮,豈有依舊住在東宮的道理?
再說,允熥己經到了大婚的年齡,正月二十八冊封太子之後,就要籌備大婚了,你住東宮,讓他住在哪裡?"
聽見大婚,朱允熥耳朵豎了起來。
朱标斜了他一眼,說道:"你還站在這裡幹什麼?不知道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嗎?一點規矩都沒有,出去!"
朱允熥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朱元璋說道:"允熥宜選良家民女為妃,不要選功臣高官之女,你着禮部和宗人府加緊去辦,今年之内,允熥必須完成大婚禮儀。"
朱标說道:"次妃等可以從民間選,但正妃不行。"
朱元璋詫異問道:"憑啥?"
朱标道:"父皇有所不知,當初常蘭有孕時,藍平家的也有孕,常蘭和藍平家的定下了娃娃親。"
朱元璋很是不悅,問道:"咱怎麼不知道?"
朱标道:"這也是常蘭臨死的時候跟兒臣說的,兒臣焉有不答應她的道理?再說,允熥上面還有雄英和允炆,兒臣想着他将來不過是個親王,娶誰家女子不是娶?就沒跟父皇提這事。"
朱元璋很不願意允熥娶藍玉孫女,憤然說道:"這事定得太草率,算不得數,須得重選!"
朱标苦着臉說道:"這又是何苦呢?自古父母之命,媒說之言,民間尚且如此,何況是天家?早就定下來的事,怎麼好更改?悔婚這種話,兒臣如何說得出口?"
朱元璋闆着臉說道:"你說不出口,咱替你說。他藍玉的孫女是嫁不出去了嗎?非得賴上允熥嗎?太子妃人選非比尋常,十幾年前的一句戲言,豈能當真?這事算不得數。"
朱标勸道:"兒臣知道,父皇對藍玉陳見太深。藍玉其人,恃才傲物,驕狂嚣張,為人處事,不知分寸,但兒臣敢認定,他對朝廷是沒有二心的。"
"常蘭雖是藍玉的外甥女,但自幼在藍家長大。因此,藍玉對允熥是很忠心的。"
"再說,藍玉比兒臣大了八歲,說不定就死在兒臣前面了,有什麼好怕的?何必悔婚退婚,平白無故生出許多事端?"
"退一萬步說,不是還有諸弟在外掌兵嗎?藍玉能掀起什麼風浪?"
朱元璋怒道:"人心隔肚皮,你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藍玉在軍中威望極高,他在外掌兵,他的孫女在内當太子妃,就算他沒有異心,也會有無數人攀附他,遲早成尾大不掉之勢。"
朱标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清楚不過了。
四十一歲,也不算年輕了,長年累月的勞累,身體己不堪重負了。
早起頭暈,晚間難眠,小便無力,大便稀溏。
你說有病吧,也沒什麼大病;你說沒病吧,又渾身不得勁。
在這種狀況下,朱标就是要死保藍玉。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佳人在側+番外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太子殿下她要了 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我攻略了學神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誰都想當夏太太 恃嬌 末世天台種菜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白眉清風劍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羅雀紗 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