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也十分賞識解缙,聽到朱允熥如此說,大為不悅,問道:
"你又沒見過解缙,怎麼知道他不适合當官?"
朱允熥從容不迫地答道:
"兒臣雖然沒見過解缙,但讀過他許多文章。俗話說文如其人。"
"解缙才氣是很不錯的,但是恃才傲物,不會做人,缺乏做實務的經驗,所發的議論也是不切實際不合時宜的。"
"古往今來像他這樣的人很多,比如屈原、賈誼、李白、蘇轼。這樣的人的确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但也的确不會做官。"
"用人當用人所長,會讀書的人讓他讀書好了,會做官的人讓他做官好了。"
朱元璋拍掌叫好:"孫子,有見識!跟咱想到一塊去了。以解缙那副德性,硬要他做官就是害了他。工部侍郎要處理各種繁瑣的事務,解缙的确幹不來。"
好不容易選出一個人,卻被否決了,朱标問道:"那麼選誰任工部侍郎呢?"
工部侍郎是一個極重要的職位,朱元璋一時之間直撓頭。
朱允熥接口說道:"工部左侍郎用宋禮,工部右侍郎用黃福。"
朱允炆登基後,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一幫書生,整天整一些華而不實的花活。
像宋禮、黃福這樣的實幹型人才全都靠邊站,到了永樂時期,這些人卻大放異彩。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
"這兩個人好!我怎麼沒想到呢?"
"前兩年,宋禮和黃福就上書揭發陳家、喬家、李家貪污受賄。"
"咱派吏部和戶部、三法司聯合調查。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宋禮和黃福還因此被削官奪職,攆回老家了。"
朱元璋越說越生氣。
"現在看來,宋禮、黃福才是真正的忠臣。那夥子人肯定是拿了陳家、喬家、李家的好處!"
"可惡!真可惡!看來詹徽、趙勉、張廷蘭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洪武二十二年,詹徽任吏部尚書、趙勉任刑部尚書,張廷蘭任都察院左都禦史。
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湖廣人,是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案的幕後推手和主要執行者。
朱元璋原本是有意放李善長一條生路的,但在詹徽、趙勉、張廷蘭的一再堅持下,最終還是賜李善長自盡。
洪武二十三年,六十三歲的朱元璋在奉天門召見七十七歲的李善長,彼此談到當年創業之艱難。
朱元璋流下熱淚,對李善長說:"有人說你謀反,咱是不信的。回家好好養老吧。"
等李善長高高興興地走了,詹徽說道:
"三法司己經調查清楚了。胡惟庸謀反,李善長雖沒參與,但至少是知情的。知情而不報,就是觀望,觀望即是不忠于陛下;"
"李善長找信國公借三百兵卒,倘若信國公不向陛下報告,這三百兵卒就瞞着陛下,悄悄借到李善長手上了。今天能借三百,明天就能借八百。"
"以信國公的威望和資曆,如果都無力拒絕李善長,那麼臣想請問陛下,滿朝文武大臣誰能拒絕李善長。"
朱元璋道:
"善長忠厚,跟随咱幾十年了,他貪贓枉法是有的,擅權亂政也是有的,但沒有反心。他已經七十六了,咱沒必要落個殺功臣的惡名。"
詹徽脫口而出:
"司馬懿侍奉曹家幾代人,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已經七十歲了,誰會想到大魏忠良國家重臣,也會奠定新朝,成了晉高祖宣皇帝?"
朱元璋聞言,臉色大變。
詹徽不依不饒,又連遞幾把刀子。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末世天台種菜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太子殿下她要了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捧殺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白眉清風劍 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恃嬌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佳人在側+番外 我攻略了學神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誰都想當夏太太 羅雀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