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朱标已經大好,能夠四處走動了。
兒子死裡逃生,朱元璋快活到了極點,吩咐在春禧殿辦一次夜宴,諸王,勳臣,文官,全都要來。
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棢/老四燕王朱棣/老五周王朱肅/老六楚王朱桢都留在南京,等待着朱标病情的最後結果。
朱标又活過來,各人心情大不一樣。
出糗最大的是朱樉,像一個小醜表演了一場鬧劇,除了徒增笑料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朱棢小動作不斷,這下也死心了。
朱棣無所謂,反正怎麼着也輪不上。
朱樉不肯來赴宴,打點金銀細軟準備回西安。
朱元璋斥道:"想溜?門都沒有,我還要拿他當個壞榜樣呢!“
不由分說命人将他架了過來。
春禧殿裡,朱元璋坐在高台上,朱标坐在他的右手側,朱允炆、朱允熥站在朱标身後。
晉王/燕王/周王/楚王四個藩王,和那些年紀尚小沒就藩的親王,以及朱尚炳/朱濟熺/朱濟熿/朱高熾/朱高煦/朱有灼/朱有炯等世子王子都站在台下。
朱樉被帶了上來,一看這陣勢就有些發怵。
朱元璋大聲喝道:"朱樉,你悔悟了嗎?"
太子之位是沒指望了,朱樉腆着臉說道:"兒子知道錯了。"
朱元璋臉漲成了豬肝色,厲喝道:"你這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東西,你幹的還是人事嗎?不論是國法和家法都容不得你。應該褫奪了你親王的尊号,發配鳳陽高牆思過!"
朱标忙勸解道:"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爹就不要發這麼大火了。老二也是一時糊塗,就饒了他這一回吧。"
朱樉也跪下哀求:“爹,我錯了。“
朱元璋極其護犢子,虛張聲勢喝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也能放過,還要家法幹什麼?還要國法幹什麼?"
朱标聽出了弦外之音,接口道:"依兒臣之見,撤了他的宗正,罰俸一年削二護衛好了。"
朱元璋見有台階可下,順勢說道:"着逐出南京,永世不許回來。即刻啟程,不得延誤!來人,将朱樉父子與我打出殿去!"
朱樉和朱尚炳被灰溜溜地攆了出去。朱元璋餘怒未消,又長篇累牍地訓斥在場的諸王和王世子。
在場的人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
最受煎熬的莫過于晉王朱棢,朱标病重期間,他就沒有閑着,在朱棢聽來,似乎老爹的每一句話都是針對着他在說。
朱棣臉上看不出一絲波瀾。
朱棣以下的諸王事不關己,漠然聽着。
朱元璋滔滔不絕說了大半個時辰,才停下來。
末了,朱标說道:“時候不早了,請公侯大臣們進來,開宴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
一個老太監手執拂塵高聲唱道:"宣公侯大臣進殿。“
衆人魚貫而入。
排在左列最前面的是信國公湯和、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開國公常昇。
排在右列最前面的是劉三吾、詹徽、茹瑺、張廷蘭、夏長文、趙勉等。
朱允熥一看這陣勢,預感到将有大事發生。怎麼,老頭子這是要宣布皇太孫人選嗎?
朱允熥緊張得手心裡滲出汗來。
這是他魂牽夢繞想要得到的位子,屹立于萬仞之巅,俯視世界。
爽!
真爽!
太爽了!
但他很清楚,如果現在就決定皇太孫人選,極可能會與他失之交臂。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白眉清風劍 誰都想當夏太太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羅雀紗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佳人在側+番外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捧殺 我攻略了學神 太子殿下她要了 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末世天台種菜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恃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