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前後延繼十九年,在洪武二三年達到高潮,先後誅殺三萬餘人,其中公侯一級的就有二十二人。
當朱元璋有意無意間流露出對趙普的賞識時,劉三吾就意識到,權勢熏天的淮西勳貴長不了了。
他挺身而出,充當朱元璋聲讨胡惟庸、李善長的筆杆子,深受朱元璋喜愛,在宋濂死後,劉三吾成了文官之首。
三法司的主官詹徽、夏長文、趙廷蘭也是他推薦的。
這幾個人在胡惟庸李善長案中立下汗馬功勞,成為朝廷新貴。
太子病重,有機會成為皇太孫的隻有朱允炆和朱允熥。為了保住榮華富貴,更為了保住身家性命,文官們必須不遺餘力地将朱允炆頂到皇太孫寶座上。
走進乾清宮東暖閣,劉三吾已經氣喘籲籲了。
朱元璋命他坐,劉三吾謝了坐,說道:"老臣有些日子沒見着陛下了,心裡着實想念陛下,因此來看看,沒吵着陛下吧?"
朱元璋沒心情聽他絮叨,直截了當問道:"你們來是為了什麼事?"
劉三吾忙顫巍巍站起來,嗫嚅道:
"太子卧病這麼久,臣等遞到文華殿的奏疏久久得不到批複,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地方三司,全都無所适從。"
"臣鬥膽請陛下擇一位皇孫,暫代太子爺批複奏折,等太子病癒了,就一切都好了。″
朱元璋:"你說說看,咱的哪一個皇孫能行?"
劉三吾道:"二皇孫聰明仁孝,素有德望,能當此重任。"
朱元璋:"咱的三孫也很不錯。"
劉三吾以為自己聽錯了,十分詫異地道:"陛下說的是允熥殿下嗎?"
朱元璋:"正是。從明天起,咱親自到文華殿,帶着允炆、允熥看奏折,等太子病好了,他們就能幫上忙了。"
劉三吾嘴巴張得大大的。
朱允熥最不喜歡讀書,好好一個大本堂被他鬧得烏煙瘴氣的,寫出來的文章不僅語句不通,還錯字連篇,連最簡單的算數都算不清。
這樣的皇孫,怎麼幫忙看奏疏?不添亂就不錯了。
朱元璋一眼看透了劉三吾的心思,大聲問道:"怎麼,你是覺得咱的三孫不行嗎?"
劉三吾連忙見風使舵:"微臣不敢這麼想,三皇孫雖然年幼頑皮些,但天資聰穎,有陛下親自教導,自然進步神速。"
朱元璋又傳詹徽、夏長文、張廷蘭、趙勉觐見,說道:"你們有什麼緊要的事,簡接些奏上來。"
詹徽是吏部尚書兼刑部尚書,奏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洪武二十四年的新科進士如何任用;
第二件事是福建布政使貪腐窩案;
第三件事是平陽府官員九年大考賄賂上司弄虛作假案。
朱元璋凝神細聽着,詹徽每奏一件事,他便當場處置一件事,每一件事都處置得簡單明了,恰如其分。
都察禦史夏長文、大理寺卿趙廷蘭也各奏了三件事,朱元璋要言不繁,殺一批,關一批,抄一批,流放一批,幹淨利落。
輪到趙勉了,他呈上來的是兩本賬簿,一本是洪武二十四年丈量天下土地的明細,一本是洪武二十五年九邊重鎮所耗錢糧的明細。
朱元璋有些倦了,說道:"賬薄朕先看看。"
劉三吾等人告退出來,唏噓不已。
詹徽說道:"陛下真是神人也!幾十個進士的名字、履曆,聽一遍就記住了,什麼人授什麼官,授到哪裡,絲毫不亂。"
張廷蘭道:"陛下這是天縱之才,那些紛繁蕪雜的案子,陛下隻要聽遍就能一眼抓住其中的蛛絲馬迹,然後順藤摸瓜,挖出其中深埋的隐情。"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越後,我拐走了天道的天兒子 在霸總文學當保姆,卻身價過億! 我的小姑娘,我來寵 盜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我攻略了學神 七零年代嬌軟美人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末世天台種菜 靠告白通關求生遊戲[無限] 我用馬甲出鏡直播 恃嬌 白眉清風劍 中興大明,從南京登基開始 神魔水浒:開局清繳了桃花山 你已進入選擇模式 誰都想當夏太太 捧殺 佳人在側+番外 太子殿下她要了 羅雀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