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老朱雖然對勳貴和文官們嚴防死守,但是對工匠們還是不錯的。
好多工匠服役都是采取輪班制,上十天,休十天,休息的時候還可以在外面接私活,把皇宮傳承幾百年來的技藝又傳向民間,促進了民間手工藝業的發展,收入很是可觀,自然不想到遼東。
特别是皇宮裡的工匠,是為皇家搞私人定制的那種,都是諸工精華,稱為匠人,待遇一向不錯,不僅在經濟上可以蓋豪宅、養二奶、包小三,和士紳比腿粗,甚至到了後來,在政治上可以參加科考當官,不受匠籍所限,地位比軍戶高出好大一截……
因此,朱植想搞一批大明工匠,有很大難度。
但是,再難搞也得搞。沒有工匠,遼東萬古如長夜。
當兵部尚書唐铎看到遼王遞過來的巨大工匠需求清單時,吓了一大跳。遼王這可要的是會造火铳、車駕和會配火藥的工匠各一百人,要準備造反嗎?
可轉念一想,這位可是最近風頭最盛的王爺啊,也不能輕易得罪。
他隻好推說:“這火铳、車駕和火藥彈丸造出來是要歸兵部管的,但除了會造車駕的工匠要在兵部車駕司當差外,那會造火铳的還得找工部軍器局,會造火藥彈丸的要找内府火藥局。”
朱植轉身又去找工部軍器局和内府火藥局。
兩個部門又推說:“隻有入了匠籍的平民工匠才歸工部管,至于入了軍籍的的軍匠,歸武功衛管……”
沒想到這裡也是辦一件事要找好幾個部門蓋章章,盡說一些不管用的屁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朱植隻好左手拽着工部尚書、右手拽着兵部尚書,前面還推着内府監,去找老朱這個管事兒的總開關。
老朱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覺得這各個衙門互相扯皮,不是個事兒。皇子辦事尚且困難,何況邊軍各衛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大老粗們?
他于是當衆聖裁,從今以後,無論匠籍,還是軍籍,包括武功衛在内的工匠,一律都歸工部管理。
他又勸兒子:“這盔甲、器仗、車駕、火铳、刀劍,工部、兵部各司造的都有,何必自己費時費力地造呢?”
朱植于是掰指頭給老朱算了一筆賬:“工部造一副盔甲,兵部造一駕馬車都要十兩銀子,邊軍衛所自己造才不到三兩銀子。關鍵是我自己發明的都是神兵利器,給工部一百兩銀子也造不出來。”
朱植還裝逼範十足地從懷裡揣出一份後世在網上可以公開下載的火箭圖紙,也就是可以同時發射三十六隻火箭的大殺器--一窩蜂,頓時亮瞎了老朱和工部、兵部兩位尚書的眼。
老朱馬上下旨,令工部向遼王中護衛提供火铳匠、車駕匠和火藥匠各五十人,兵部和工部參照其他衛所八成裝備經費标準,先向遼東劃撥軍費,由遼王自行制造車駕、火器等裝備。
他倒要看看,兵部和工部這些年把銀子都花到哪兒了!
終于搞清楚了衙門朝哪兒開後,朱植接下來又硬着頭皮向工部提供了一個更大的需求清單:用于遼王宮殿營造的瓦匠五百人,石匠五百人,木匠五百人,其他雜匠二百人,以及各種建築物的設計圖紙。
工部一看,圖紙不值錢,讓人再印他一百份就是了,隻是這人要的有點多啊,這是要把工部挖空的節奏啊。
雙方又免不了扯皮,還得再一起找皇帝聖裁。
老朱看了清單後,也是隻皺眉頭:“南京應天府正在擴建之中,因為又要北伐,規劃中的中都鳳陽和北京開封府都不得不停工了,哪有那麼多人手?”
朱植振振有詞道:“為将者當夏不張傘,雨不張蓋,與士兵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王府可以不建,遼東諸衛連同家眷,三、四萬人馬總要住個木頭搭的馬棚子住吧?”
老朱一想,也是這麼個理,最後作主給了遼王府一百名木匠,一百名泥瓦匠,一百名石匠和五十名石匠,還專門囑咐郭英把遼王府建好一點。
他又勸遼王說:“一般營建城衛的工作交由士卒擔任就可以了,要不了那麼多工匠的。”
遼王卻有遼王的計較:“士兵們又要種地,又要建房,又要打仗,說是一專多能,實際上到了最後啥也不能。”
喜歡去大明扶貧請大家收藏:(zuoyexs)去大明扶貧【左葉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長生家族:手托三千州,一樣無敵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最虛道祖:從賣假藥開始 在敵營監獄看大門[無限]+番外 我以妖魔煉金身 好運的九零年代 老公愛腦補+番外 我,一人喚醒諸神上交國家 輔導大佬學習[花滑]+番外 和男神的替身同居以後+番外 宗門恩仇神劍錄 一道獨仙 逍遙極品驸馬爺 重生玄門小祖宗,大佬們都被虐哭了 當鹹魚大佬需要在古代教書育人時[基建] 戲精母女年代文生存手劄 人在鬥羅寫日記,比比東炸了 柯南體質?太子妃又卷入命案啦 破域之争 欽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