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鳴歌點點頭,“包産到戶到大勢所趨,把土地分給農民自己種,農民的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産量自然也提高了,現在村裡多數人家都吃不飽,隻要實現包産到戶,我有信心一年就讓大家吃得飽,有錢花,隻是現在村長還是楊德民,楊德民心胸狹窄,剛愎自用,他當村長,大家夥還得苦幾年。”
孫新芳說:“既然如此,鳴歌,你為什麼不取而代之,你是完全有這個能力的,楊德民年齡大了,也該退居二線了。”
“哪那麼容易?”一直沉默不語的崔小風說道,“村裡一半都是楊家宗親,他們都支持楊德民,楊德民沒那麼容易下台的。”
幾個人說話期間,王同蹲在地裡研究土塊,他大學學的農業,田間地壟就是他的大本營。王同拿起一塊泥土,碾碎了放在手心,又是看又是聞。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蘇鳴歌問。
水窪村一代的土地顔色發紅,老一輩人稱之為“窮土”,這種土壤不養莊稼,同樣的作物,水窪村就比别的地方産量低,這也是水窪村貧窮的根本原因。
王同說:“這種土質在咱們北方可不常見!這是紅壤,多見于亞熱帶地區,我帶些回去好好研究研究,說不定村裡脫貧緻富就靠它了。”
“真的?”幾人聽到王同這麼說,頓時無比振奮,尤其蘇鳴歌,她早想在村幹一番事業了,隻是找不到好的契機,王同的話,讓她重燃了希望。
本來孫新芳和王同打算在村裡多住幾天,發現了紅壤之後,王同一刻也待不住,恨不能立刻飛進實驗室裡,蘇鳴歌也不多留他們,讓王同早點回去确實土壤成分,為水窪村改良作物做準備。
一周後,蘇鳴歌收到王同的信,告訴她确實是紅壤,過幾天,他将和一位資深農學教授來水窪村就地考察。
王同和教授到來那天,蘇鳴歌特意喊來幾個嘴快舌長的大娘來觀看,這幾位大娘平時沒啥事,就站在街頭東家長西家短地議論,看到村裡兩個兩個幹部模樣的城裡人,大娘們頓時圍了上去。
王同帶來的這位農學教授叫趙賢德,是省城農業研究所的資深專家,曾深入全國大多數省份實地調查,對土質和作物種植有獨到經驗。
趙教授放下包就去了田裡,他先是觀察了這一代的地形,接着在土裡倒了一試管試劑,欣慰地點頭,自言自語道:“想不到,想不到,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幾個大娘面面相觑,不明白這個城裡幹部神神秘秘搞什麼名堂。
楊德廣媳婦率先發問,“呦,這是幹啥哩?”
銀鳳不等衆人接話,搶先說道,“城裡來的教授來教咱們種莊稼哩,說咱們的窮土是寶貝呢!”
崔二嬸子表示不信,“有這好事?”
“愛信不信,你要不信,你到時候不聽教授的話就是了。”
趙教授和王同在蘇鳴歌家裡住了三天了,這三天裡,趙教授跑遍了水窪村四周的山地,村周圍幹涸了好幾年的河道也做了深入研究,三天後,趙教授完成了一份詳實的調研報告,并且建議蘇鳴歌以後村裡改種甘蔗,不再種植小麥玉米。
“種甘蔗?”蘇鳴歌重複一遍,雖然她對莊稼種植方面并不精通,也聽過“蔗不過江”的說話,水窪村的地處西北腹地,真的能種甘蔗嗎?
看到蘇鳴歌臉上的疑問,趙教授翻開他的調研報告,逐條解答鳴歌的疑慮,“紅壤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可是寶貝啊,前不久國家開展了對外開放,甘蔗又是經濟作物,到時候貿易興起,可比做小麥玉米收入高。”
“趙教授,我自然相信您的專業,我擔心的是甘蔗作為南方産物,我們當地人不接受,到時候就算我們的甘蔗有好的産量,賣不出去也是白費功夫,您是教授,見多識廣,能不能為我們推薦一個穩定的收購站,我們村裡負責種植甘蔗,您那邊負責收購,有您在中間做擔保,我們種起甘蔗來才放心啊。”
蘇鳴歌說完,趙教授笑了起來,“聽王同說你是留村的知青,思想見解果然不同,你這個建議非常好,如今國家政策改革,各行業百廢待興,我也很樂意為村民盡一些微薄之力。王同,之前我跟你說過,你的一個師兄開了家農産品貿易公司,你還記得吧?”
“記得,您之前的一個得意門生,上次在學校我們還一起吃飯呢。”
“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你聯系師兄,讓他幫忙弄一批甘蔗苗,承諾他甘蔗豐收,他優先享有收購權,甘蔗在咱們這裡是稀罕物,若是這件事辦成了,他的那個公司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送走王同和趙教授那晚,蘇鳴歌興奮地一晚上沒睡好。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饑餓求生遊戲 王的封神紀 我靠捉鬼發家緻富 緻命觸碰+番外 古代佛系生活 唇間 老公竟然暗戀我 偏愛 親愛的小朋友 星際最強蠱師 龍袍與朱筆:清宮秘錄 愛豆抱回家 惡鬼重返人間護花 虛假關系 傲劍獨尊 揣崽離職後,前上司找上門來了 反派的沙雕白月光(穿書)+番外 綠茶攻穿成豪門惡毒男妻 穿成反派校草的同桌學霸+番外 分化後标記了死對頭+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