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院新立,但卻并沒有立即就對各個部門指手畫腳,而是以收集數據為主。
離年關還有不到三個月,趙駿提出了一些要求。
一是要求各個部門把今年部門内部的數據統計交上來,二是要求吏部把目前的官員名單交上來,三是建立幾個新部門。
目前裁定的幾個新部門主要有統計部、地質部、火器局、創造局、交子部等等,用于統計數據,勘探開發,火器研究,發明創造以及銀行金融業之類。
至于其餘部門的拆解、職權細分、官員責任制度以及新的國家政策問題,大概要等到明年才會開始。
不過趙駿已經讓呂夷簡他們放出風聲,算是給各個部門反應時間。
而且順便也能看看其它部門的風向。
如果有些部門想在這個使絆子,一些人想要搞事情,那趁着這個時候一并解決。
省得将來真開始幹事業的時候,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面一套。
不得不說,他的處理方式還是比較老道。
這得益于大學時選修了《政治史》,研究的就是古代政治與現代政治。
其實不用特意研究,看古代的職能部門和現代職能部門比對就知道,大體是有相似之處的。
比如古代兵部和現代國防部,職能就大差不差。戶部掌财政,跟後世的财政部與民政部幾乎沒什麼區别。
所以古今對比,基本上就是換了一個名字而已。
趙駿做的事情并不是大刀闊斧改革,隻是把宋朝混亂的官場職能劃分明确,撥亂反正,回歸到它們應有的部門任務上。
而不是到處踢皮球,最後屁大點事還要政事堂處理。
因此在這方面的阻力上,應該會小很多。
具體的職能劃分,就是趙駿接下來的任務,隻不過他已經有了一定想法。
比如目前三司、六部,完全可以進行拆解,重新組部。
把三司改成民政部和财政部,把六部裡的戶部做為人口統計以及稅收部,工部拆解出一個地質部,刑部改成司法部,改大理寺為法院體系,再增加一個檢察院體系,做到司法三權分立。
然後就是把禦史台做成監察部門,吏部做為人事部和組織部,兵部做為國防部,禮部分出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宣傳部等等。
嚴格來說,這些部門古代都有相應職權,隻是職責劃分的沒那麼明确,權力有大有小。
現在拆解重組,有的會保留原有職能,有的從原有職能裡分出一些新的部門,還有的幹脆增加一些部門,把原來混亂的職權、不能明細的責任劃分清楚,國家發展規劃就會清晰許多。
如此一來,宋朝權力機構就會變為以政制院為首,下面分出如民政部、财政部(原三司)、戶部、工部、刑部、禮部、教育部、宣傳部(原禮部職能)、地質部(原工部職能)、大理寺(法院體系)、檢察院(檢察院體系)、禦史台、統計局、火器局、創造局、交子部等部門。
這些部門相當于後世的高官單位,在古代也相當于原有的三省六部機構,職責上和作用上都沒有太大變化,就是把職能确定清晰,什麼部門做什麼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你可以管我可以管,你可以不管,我也可以不管這樣混亂的情況。
所以總得來說,趙駿上手後的第一件事,還是很有規劃。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沒有大面積淘汰官員,隻是梳理,甚至還增加了部分官員崗位。就如同要修理機房,就得先把機房的線路都清理得整整齊齊。
之後開完會議,衆人就各自回自己的辦公桌上處理自己的事情。如今政制院新建,沒有直接出調政策,就先按照以前政事堂的職權繼續進行。
範仲淹是候補人員,他的本職是開封府尹,就去了開封府,晏殊也去了三司。
趙駿現在有像呂夷簡王曾他們那樣行駛宰相的權力,但他并沒有立即插手政務。這些事情呂夷簡他們應付起來更得心應手,自己去就屬于添亂,所以他就沒留在政制院,出去辦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就在政制院新建,大宋百廢待興,即将迎來曙光的時候。
早朝發生的事情也迅速傳遍整個汴梁。
趙駿是先帝幼子的事情喧嚣塵上,驚動了很多人。
第一個自然是大宗正趙允讓。
因趙祯二十六歲了都還沒有兒子,為避免國本有失,早在去年趙祯就在朝臣的建議下,抱養了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入宮,由曹皇後撫養。
所以面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先帝幼子新聞,趙允讓是大驚失色。
晌午時分,宣平坊趙允讓宅内,趙宗懿急匆匆地步入廳中,趙允讓正在喝茶,他最喜歡喝花茶。
外面秋風吹拂着樹葉,發出沙沙作響的聲音。
見到長子冒冒失失闖進來,趙允讓闆起了宗正那張臉,低喝道:“慌慌張張,像什麼樣子?”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硬核神醫 有救沒救我說了算 每天都向鄰居告白+番外 還要多久才能親你+番外 我在大荒搞種田 婚紗與你+番外 最強大反派:開局挖了天命至尊骨 第999套婚房 狙擊少女心[絕地求生]+番外 結婚三年我生了個蛋 不走開就吻你/你離我遠點+番外 吸運大師[穿越]+番外 八十年代記事+番外 重生八十年代養崽崽+番外 我真沒想重生啊:憨憨魚 绯聞33天+番外 一吻定終身 集魂者+番外 開局宮鬥躺平,反被瘋批鎖入深宮 為了我的經紀人[快穿] 天子冠上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