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奠香魂 > 第二十五章 寄慨遙深心靈共振(第1頁)

第二十五章 寄慨遙深心靈共振(第1頁)

月上中天,江聲依舊。

伫立良久,李振鈞重新提筆飽蘸濃墨,在壁間題下一聯:

秋色滿東南,自赤壁以還,與客泛舟無此樂;

大江流日夜,問青蓮而後,舉杯邀月更何人。

前人在大觀亭的題聯甚多,但李振鈞的這幅對聯曆來被視為大觀亭的“壓台之聯”。為什麼前人對這幅對聯評價如此之高呢?有比較才有鑒别。我們先來欣賞幾副大觀亭的楹聯。

陶澍題安慶大觀亭聯:

倚檻蒼茫千古事;

過江多少六朝山。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雲,湖南安化人,清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湖湘經世派第一人、道光朝重臣。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累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任内督辦海運,剔除鹽政積弊,興修水利,并設義倉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兩江督署,贈太子太保銜,谥号“文毅”,入祀賢良祠。有《印心石屋詩抄》《蜀輶日記》《陶文毅公全集》等傳世。陶澍曾任安徽布政使、巡撫,題寫大觀亭聯當在其任内。全聯觸景生情,江山依舊,世事蒼茫。作為朝廷重臣、湖湘經世派第一人,雖然潛心于學術,通貫經史,“以經術為治術”,主張經世緻用。但面對内外交困的現實,他發出的感歎是深沉的,也是無奈的。安慶對岸的南京,曾經的六朝古都,曾經讓多少文人志士吊古傷今,曾經寄托着多少文人志士興亡之感。面對大清帝國的逐漸衰敗的暗淡前景,陶澍的心情或許亦如眼前的蒼茫景象一般迷茫吧!

彭玉麟題安慶大觀亭長聯:

五千年皖公何在,地接東南,消除浩劫,選勝快登臨,盡鶴唳丹霄,鷗盟黃浦,拓此一亭佳景,蕩滌胸襟,寄語墨客騷人,莫辜負新秋風月;

卅六載賤子重來,天開圖畫,俯仰狂吟,憑欄休感慨,看龍巒疊翠,鵝嶼浮青,騁我百戰壯懷,放開眼界,收覽練湖潛嶽,依然是舊日山河。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府(今安徽安慶)。清朝晚期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累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封一等輕車都尉。彭玉麟不治私産、不禦姬妾。于軍事之暇,作畫吟詩,尤以畫梅聞名。所繪梅花“老幹繁枝,鱗鱗萬玉”,被曾國藩稱為“兵家梅花”。作為一位叱咤風雲的軍事家,作為一名安慶人,彭玉麟對故鄉的山水勝境極盡贊美之餘,一邊寄語墨客騷人“莫辜負新秋風月”,一邊感歎“依然是舊日山河”,寄慨尤深。

鄧廷桢題安慶大觀亭聯:

樽前帆影,檻外岚光,數勝迹重重,都向江頭開畫本

樓上仙人,閣中帝子,溯遊蹤曆曆,又來亭畔吊忠魂

鄧廷桢(1776-1846),字維周,江蘇江甯人。祖籍吳縣洞庭西山明月灣(今屬蘇州),清代官吏,鴉片戰争将領之一,抗英禁煙民族英雄。嘉慶六年(1801年)進士,工書法、擅詩文、授編修,官至雲貴、閩浙、兩廣總督,與林則徐協力查禁鴉片,擊退英艦挑釁。後調閩浙,被扣上“在粵辦理不善”的罪名谪戍伊犁。赦釋放還後,遷至陝西巡撫。有《石硯齋詩抄》等多部著作傳世。道光六年(1826)任安徽巡撫,至道光十五年(1835)升任兩廣總督。鄧廷桢的上聯對宜城山水勝迹的描繪和贊歎,下聯将大觀亭與黃鶴樓、滕王閣對舉,突出大觀亭紀念對象的特殊,表達對“忠魂”的憑吊。因為身份的原因,鄧廷桢更加看重的不是騷客遷人,而是誓死捍衛安慶的英雄餘阙。

上面所引幾副大觀亭楹聯,作者都是朝廷倚重的大臣,而且都為朝廷扛起過重擔,也曾經為朝廷所貶斥。但是,他們登臨大觀亭,面對無限江山,除了欣賞、贊歎,不缺少憂患意識,但缺的是對中國曆史的深層次思考。

我們再來看看李振鈞的題聯。

上聯“秋色滿東南”截取自宋米黻《垂虹亭》詩句“垂虹秋色滿東南”,切合安慶的地理位置,凸現景色之美,境界之闊大。“與客泛舟”出自蘇轼《前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蘇轼在賦中說“于是飲酒樂甚”,而作者說“自赤壁以還,與客泛舟無此樂”,遺憾自現。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漫同人)青春長伴+番外  遠近難及  三國:開局鎮壓呂布,截胡蔡文姬  瀚海百丈冰後傳  七零年代萬元戶  都穿紅樓了誰還做夢啊  今天該和誰分手+番外  胡鬧[電競]+番外  三國:從解救蔡文姬開始  穿越古代當贅婿!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綜武俠同人)[綜武俠]劍俠大佬紅包群  明星私房菜[直播]+番外  穿成病美人仙尊後+番外  大夏守國人  流落三生  漢帝之全面戰争  我叫周杠  碰瓷劍尊後我成了修界第一  烽火八千裡,從殺一個夠本開始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