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李靖治軍 > 第087章李氏家風下(第1頁)

第087章李氏家風下(第1頁)

李诠道:“我家不比那些世族,家風簡要。為父定六不準則,你等遵守即可:一不造反,二不為盜,三不結黨,四不淫亂,五不邀功,六不貪财,七不嗜殺,八不出家。”

六兄弟都用心記憶。李靖曾想過出家,聞聽此言,問道:“父親明訓,孩兒謹記。然而這家訓看似簡單,要條條做到也是千難萬難。譬如若遭逢不測,心灰意冷,有機緣遁入空門以求清靜,有何不可?靖兒資曆尚淺,但所見僧道,多為大德之人,如僧璨神僧、普照法師、紫霄真人等,都極有德行。孫先生雖未出家,但亦屬道家。僧人道士,多行扶危濟困之事,不知父親何以不準李氏子孫出家?”

李诠道:“三郎問得好。為父也極為敬佩出家人慈悲為懷,我們李家也信佛,故孫先生為你起字藥師,大郎之字亦為藥王。然而出家一事,若非自小剃度,或如天罡一樣自小修道,定是中途起了變故,心灰意冷,才避世為僧為道。人生一世,誰也無從預料禍福。若是遇到挫折就出家,子孫何以繁衍?功業如何創造?為父不許你們出家,并非不尊佛、不敬道,而是盼你們凡遇挫折,都要設法重燃希望,攻堅克難,自強不息。此外,你們都将娶妻,有妻有子,卻抛妻舍子隻圖個人清靜,亦非大丈夫所為。”

李端道:“孩兒識淺,但亦聞崔氏、王氏、顔氏等世族皆有家訓,無一不将忠孝放在首位。方才父親訓示八條,似乎未将忠孝二字列入。孩兒不明,請父親教誨。”

李诠道:“端兒所言,切中要害。自古以來,帝王多以忠孝治天下。然而人生一世,若太過拘泥于忠孝二字,斷難有所施展。譬如朝代更叠,北周被大隋取代,陳國被本朝平定,北周老臣若是死忠,當今朝堂之上必然空空如也;陳國老臣若不歸順,江南官吏必然血流成河。故‘忠’字,當以天下百姓之心為心。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帝王不以天下蒼生為念,置黎民于水火,則臣子為愚忠,助纣為虐而已。還有‘孝’字,若我和你們母親不幸卧病,你們都要衣不解帶,大郎如何在軍中建功?二郎如何能潛心習文?三郎如何能縱馬馳騁?何謂孝?為父認為,當以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臨終遺言為準則:‘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因此,大孝在于立身。自身不立,雖每日侍奉湯藥,隻是小孝而已。而大孝則以立身為本,胸懷天下,救黎民于水火,挽狂瀾于既倒,以蒼生之苦難為己難,以百姓之父母為父母,方為大孝。”

李靖聽了,心中對父親又尊敬了幾分,說道:“父親之言,透徹明了,我等當銘于五内。孩兒愚鈍,還請父親将家訓八要詳加闡釋,我等必當作繩墨,終身遵循。”

李诠道:“這八條家訓,其實是保身之要。不造反,皆因造反隻有一條路,就是問鼎天下,概無退路,曆代身首異處者極多,位居九五者極少,若非天命所歸,到頭來株連九族,香火斷絕;不為盜,即不偷他人物,不盜他人功,凡盜心一起,萬難有攻堅克難之心,消極怠惰,總想唾手而得,終必走上邪路,追悔莫及;不結黨,曆來黨争妨賢害能,縱使先期易得功利,久之必然覆亡,原因是形勢無常,人心易變,得利時朋黨協力齊心,失利時朋黨相互攻讦,如泥沙壘牆,遇暴雨洪流而傾崩;不淫亂,則為個人修身養性根本,李家曆代不納妾,非是不想繁衍子嗣,而是曆代嫡庶之争禍起蕭牆,慘劇連連,多少帝王将相敗在一‘淫’字上?極為不值;不邀功,曆代名将,多敗于邀功請賞,縱使功蓋天下,最終死于非命,因此無論大小功勞,都不過是為了黎民百姓,絕不能以功脅迫主上而枉送性命;不貪财,極為艱難,因為有錢财即有美姬、良田、莊園、奴仆,然而石崇被誅,鄧通餓死,故不義之财,全是禍患,當守貪戒,散财消災;不嗜殺,古來以殺傷多寡為将領評功依據,導緻很多将軍殺百姓冒功,天良喪盡,戰事本兇危,不得已而為之,達到以戰止戰目的即可,不宜多有殺傷;不出家,前面已有闡釋,望你們兄弟牢記在心,縱使做個平民,也能心安。”

衆兄弟離席下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逆命:從獲得修羅黑炎開始  港片:從牛雜攤開始  射雕之桃花傳人  詞條修仙:從熟練度開始變強  湖畔壯歌  人在半島:法内狂徒  我真不是故意當邪修  四合院之縱橫四海  開局挖我至尊骨,我走你們後悔啥  明末流民  分能  重生之不知不覺成了有錢人  七罪代理人  無恥家族祭天,我修為猛漲升天  華娛2002:嘉靖不想當影帝  從無敵開始的長生東遊記  年代:重回悠閑小漁村  異界歸來,一不小心就天下無敵了  凡骨叩仙  半島:我的人脈逆天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