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松了口氣。對胤祥來說,戴铎就是大殺器有木有!在胤祥心中,戴铎就是那戴半仙~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哪怕相隔萬裡,一封書信也能讓胤祥歎服。
胤禛心裡嘀咕,是不是讓戴铎裝過頭了……不過以後要是胤祥不聽話,就關門放戴铎!“放心了便回去吧,在我這裡待久了不好。多少雙眼睛看着咱們兄弟呢。”
胤祥撇嘴:“弟弟來看四哥,兄友弟恭,皇父也歡喜,誰敢亂嚼舌頭?”話雖這麼說,還是乖乖走了。
三日之後,聖旨便下來了。胤祯被任命為撫遠大将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将軍王。“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即日授印出征。
十二月,胤祯統帥西征之師起程。
康熙傳旨,當日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
胤禛到得早,剛下了馬,就見胤祯遠遠騎馬而來,一身戎裝,英氣勃勃,與四爺相似的面容散發着光彩,黑瞳亮如繁星。“四哥。”
胤禛深深看了他一眼,輕聲道:“老十四,此去珍重。”
胤祯挑眉:“多謝四哥。”轉過身微微笑了。他出征之前,送别之詞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無非就是大将軍王前途無量,此去旗開得勝,為大清誅逆賊之類。唯有母妃家眷與胤禛,讓他此去珍重。這便是血脈相連的兄弟之情吧,如此溫暖。
時辰一到,太和殿正門大開,梁九功手捧聖旨,待兩排太監依次排開,當衆宣讀。
衆人齊跪,山呼萬歲。
康熙接過身邊太監托舉的金燦燦大将軍王印,親手交予胤祯,胤祯跪受敕印,謝恩行禮。
諸王、貝勒等俱簇擁着胤祯。康熙車架由太監推着,圓蓋上垂的明黃色纓絡随風輕晃。到城外列兵處,胤祯望阕叩首行禮,肅隊而行。
十萬大軍出關,胤禛在後方忙的焦頭爛額。國庫空虛,但行軍打仗,糧草、軍械、軍衣哪個不要銀子?又有層層克扣、互相推诿……胤禛拿出冷面王的架勢,連誅了幾個敢往軍饷裡伸手的。有人有心趁機撈一筆,見此收斂了許多。
武器卻又出了問題,朝廷長時間未曾打過仗,武器制造一時跟不上。胤禛不斷施壓,連辦了幾個辦事不利的,兵部的官兒現在一見他腿肚子就打顫,兵器還是催不上來。
總不能讓将士赤手搏白刃,胤禛思來想去,還是去求見康熙。請旨從沿途駐軍之處的庫裡撥一些應急。
進了養心殿,胤禛請安已畢,小心翼翼道:“兒臣辦事不利,請皇父責罰。現在武器還未完工,眼看大軍要與策妄阿喇布坦交手,恐怕趕之不及。懇請皇父降旨,從沿途駐軍之處的庫裡撥一些應急。”
“朕已拟好了旨意,一會兒便讓人傳下去。”
胤禛一怔。康熙從大軍出征之日起就從未過問後方補給之事,原來不是不關心,隻是沒表現出來。“皇父聖明。”
康熙動了動,換了個更放松的姿勢。“朕聽說拖欠将士的軍饷還差了些,你從自己府裡撥銀子補齊了?”
“是。兒臣無能,籌不出款子,隻好……”
“朕果然沒看錯你。知道朕為何将此事交付于你嗎?”
四爺長得俊秀,身材又好,你把差事交給四爺說明你有眼光。胤禛猶豫片刻:“兒臣不知。”
“那你知朕為何要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大将軍王是我皇子,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将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
“此乃皇父對十四弟一片拳拳關愛之情……”
康熙聲音冰冷:“人心不齊。你辦事有方,但能做此差事的人也不少。之所以交予你,是肯全心辦差之人不多。降旨也是一樣,若沒朕彈壓,老十四想調動全軍,怕也是不易。”
胤禛無話可說,隻得叩首:“此乃兒臣分内之事。”
康熙輕輕一歎。“朕就取你忠孝友愛四字。”這些兒子雖讓他不省心,到底是父子,還是要為他們打算的。現在這些兒子水火不容,一個登基,怕除了與他要好的都不得善終。尤其是胤礽,曾經的太子,對任何一個上台的君王來講都是阻礙。手足相殘,此非他所願見。若是胤禛……若是胤禛會有所不同吧。
心裡轉着無數念頭,康熙面上絲毫不顯,換了個話題:“朕聽聞軍衣也未籌齊?”
“是。不過兒臣……”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風雨37年 晴空 神秘戀人:首席的周末情人 重生為了躺平先賺錢 在嗎,離個婚 三寸日光 海豚會唱歌 (紅樓同人)紅樓歪傳 我神話大羅:你讓我渡封神劫 道友信我,出家人不打诳語 豪門奪愛:冷枭束手就情+番外 追妻路上,妖皇又發瘋了 愛在紫薇星 當小說路人甲過于美貌 蒲公英和紙飛機的六月 帝王專寵:黴女七公主 滿門擺爛靠天,師叔祖奮力成仙 (綜漫同人)[綜]能力不是問題 滿山的植物都成精了 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