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第一場接連考三日兩夜,共九道題。
題量很大,主要出于墨義和帖經上,盡管是送分題,但耗費的時間卻是最多的。
黃昏時,會有文吏發放蠟燭一支,燃盡後,即便沒作答完,也隻能停筆等到明日。
時間安排合理些,考生都能在限定時辰内作答完。
抄寫題目後,李承平翻看起題型分布,試題由幾位主考商議後定下,靠什麼看幾人想法。
不過必考題目是一個不缺,經義永遠是大頭,四書、五經題各三道,其次就是律法。
大略看過題目後,李承平沉思起第一題來。
墨義和帖經它準備留到明日,還是将難題啃下來再說,其餘可以先放放。
第一題,出自《尚書·臯陶谟》,“都!在知人,在安民。”
一句話很簡短,考生需要在腦海中搜索出處意思。
大意是“了解人,安定民衆。”
關于臯陶谟篇,李承平熟記于心,剛拿到手上就記起全篇内容。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臯陶谟和大禹的一番對話,知曉大意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這道題就算是作完。
将大禹的回話聯系其中,李承平心中大概有了一個解題輪廓。
大禹回道:”籲!鹹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歡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回話意思是說,大禹覺得做到臯陶谟的一句話很難,他覺得連帝舜也難以做到。
并說道能做到明智和受人愛戴,那麼就不用擔心驩兜,不必将人流放到三苗,也不必畏懼巧言令色的人。
這篇文章總的來說,就是臯陶谟提出了部落聯盟話事人的為人标準,大禹允以反駁的對話。
臯陶谟相傳是舜的大臣,掌管刑法獄訟。
與大禹的對話是在舜與大臣讨論部落聯盟大事時發生的。
曆朝曆代以堯舜為榜樣,哪怕時代不同,依舊以那個時期的行為準則約束、評判。
所以這道題,李承平覺得不應該牽扯到實際,盡量往高大上,空話套話上面引,隻求觀點新奇。
這道題其實讓李承平很奇怪,不以實際問題着手,而是以此題開場,倒是與幾位主考平時的風格不符。
想那麼多無用,李承平覺得難題應該是在後面,當即埋頭在草紙上寫着思緒。
時文破題從不能糾結于一句話,而是要通篇看待問題。
若是連出處都沒找到,憑着大意胡亂寫,李承平隻能說那不是來考試的,他們是來出問題給總裁的。
臯陶谟這篇散文,先寫的是臯陶論述修身、知人、安民的重要,後寫其論述知人之道,最後是其安民之法。
李承平腦袋放空,手上轉動着竹筒,思考作答内容,隻要有一點思緒便記錄在案。
所有點串聯後,李承平正式提筆揮灑起來,想要将文章寫的出彩,不動腦子是不行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陸醫生你家青梅樹怎麼不開花啊! 病嬌校草跪地求,分手?不可能 碾雲霄:劍影遮天 深情沒有市場,軍師親自登場 匹夫國士 我的優化修仙人生 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 吾為洪荒法祖 九龍奪嫡,模拟萬世成太古道祖 重生之綻放 人在奧特,準備整活 平安不安 姐妹花嶽父,開局還送五小妾 讓你練體術,沒讓你開八門遁甲! 葉羅麗,追尋年少時的回憶 我都快四十五了,系統才來 紅樓:從拯救薛寶钗開始 虛空符祖 身份轉換:強者歸來【唐赟續】 風雨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