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趙子龍成功以“旋槍三貫月”挑死南槍王張繡,如此就剩下北槍王姜維姜伯約了。姜伯約第一趟進攻九焰山不利,第二趟也沒占到太大便宜,但是給九焰山也制造了相當的威脅,可以說麻煩還是相當大的,同時姜維也在加緊制造更多攻城器械和箭矢,很快他就會展開新一輪進攻的。
趙子龍戰勝張繡之後大病一場,但是身體恢複的快了不少,大概是因為不在裝着心事了,所以能恢複起來,但是很多事情也都不好講,按照之前的說法,趙子龍其實更應該多休息一陣子,但是沒有兩天,趙子龍就下床恢複了訓練,他覺得自己還得對付姜維,聽說這小子殘忍兇狠,比張繡還厲害,因此趙子龍認為自己還是不要單獨應戰比較好,讓趙統趙廣跟着自己到時候一起上吧,不過趙統趙廣建議還是要再修養一陣子,我且不表。
另外需要表一表江南事務,鄧艾和鐘會,文鴦,項謙,項楚夫,英雄飛等人堅持抵抗,在武昌連續打退好幾次漢軍進攻,但是自身損失也已經累計到了三十五萬,漢軍損失預計不低于一百萬,但是誰也好不了,漢軍能補充,義軍補充速度很慢,長達六個月的鏖戰中,武昌城向東挪了十五米,怎麼說呢,因為敵人從西面猛攻,義軍就幹脆在東邊築牆時間長了這樣來增強防禦力,你就算攻破城牆,我們在東邊又建設了台城和高強,請你繼續罷!
小鳳則在趙子龍安排之下,逐漸帶領江南百姓下南洋,去了一個地方叫做蘭芳,但是起初并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我且不提。隻是劉良劉正文,在兒子犧牲,女兒去了九焰山後重新振作精神,編練了義軍重要的騎兵力量,和趙子龍當年在劉玄公那裡的名字完全一緻的“萬衆騎”,萬衆騎還真湧現出來兩員猛将,這兩個人和劉良在劉良家後院的小桃園結義成為三兄弟,人稱“小桃園三結義”是也,這三個人大哥自然就是劉良劉正文,诨号“金陵殿帥白虎大将”劉良(後期劉良實力接近于超一流,仰仗趙子龍送給他的槍譜,就沒落下鍛煉武藝,所以真的進步不錯),二哥是萬軍叢中震出來的诨号“鹦哥大帥青龍大将”關壽關長勝!此人平頂一丈〇三寸身長,性格忠烈勇猛,手中一口黃龍偃月大刀,實力非常之強(無限接近于超一流),老三則是兇猛暴烈的诨号“烏煞大帥玄武大将”張象張靖德,平頂身長九尺八寸,掌中兩杆雙頭蛇矛槍,勇猛無當,确實是有過人的本領(無限接近于超一流),劉良平時要留心政務,所以軍務就交給了關壽和張象兩個兄弟,這兩個人有點像當年的關羽和張飛一樣,但是仔細觀察确實不相同,其實差距非常大,但是面相上确實有點像,再加上劉良劉正文人稱“小趙子龍”,确實是有點意思的組合了。
劉良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很好的幫助子龍大哥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難過的事情,但是關壽勸他說:“子龍大哥和鄧艾兄弟他們都在盡忠職守,咱們也得盡忠職守,保住金陵城,打造的固若金湯才成。”,劉良和夏侯禺,夏侯蘭,馬如昌,樊亨等老将商量,再度擴大金陵城的規模,夏侯禺等人全部贊同,他們四員老将就負責城牆修築工作了,關壽和張象就在外圍建設營壘,招募兵馬,後來金陵城幾乎成為天下最大城鎮之一,劉良他們的建設有了很大作用,要麼說為什麼後來南陳的皇上覺得說沒事沒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金陵城和四個台城組合在一起,城牆七層,中間四層比較矮,但是最外面一層和最裡面兩層都很高,這樣防護能力得到最大化保證,主城和幾個台城都修築了糧倉和軍械倉庫,并且有地道相連接,互相也可以做到暗中支援而敵人根本察覺不到。
按照劉良的設計和想定,金陵城至少能夠抵抗朝廷十年進攻,隻不過後來确實沒有堅持那麼久,這些都是後話了,當然為何沒有堅持那麼久,實際上還是一個小事情,我且不表。
夏侯博在柴桑訓練水軍,卓有成效,他給趙子龍多次寫信通報情況,趙子龍很感激他和劉良的貢獻,但是夏侯博也提到一個問題,關于劉良的問題。這家夥最近心态發生變化了,怎麼說呢,比如說,以前的狀況,遇到強敵了,劉良會覺得說我們避走不戰,保存有生力量,不要讓老百姓跟着我們一起遭罪比較好,他會采取這樣的策略,比如當年在九焰山撤離的時候,劉良可是旗幟鮮明的第一個說要遠走江南的。但是現在情況為之一變,他在金陵城弄的如火如荼,據說厲害大将都有好幾個(也就是關壽和張象他們幾個,據說還有幾個戰将也可以拿出來單獨講講,我且不表),而且最近糧食連續增産,在閩浙丘陵山種茶葉也豐收了,各項指标都是很棒的,但是劉良改變了,如果說現在有敵軍進攻金陵城,他絕對會第一個支持堅守,同樣是“旗幟鮮明”,他根本不會考慮離開的事情。
而且夏侯博信中提到,小鳳帶人遠遁蘭芳,走的時候跟劉良大吵一架,劉良認為堅持事業就得持續戰鬥,你不能說戰鬥不下去了那就跑了,那您這算哪個門子的戰鬥呢?小鳳也不相讓啊!小鳳就說了,好,繼續戰鬥,可是繼續戰鬥不是繼續死人啊,您這兒也不能有個坑大家挨着往裡頭填吧?然後這爺倆就開始鬥嘴官司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劉良的想法其實就是說我就不走了,留下來堅持住就有希望,怎麼整的跟“堅定守住,就有辦法”似的,小鳳則是覺得該走就得走,讓大家留下來跟着受害麼?畢竟不清楚漢朝朝廷會拿什麼辦法對付老百姓和無辜之人,劉良覺得就算我們在外地成功了,那最終中國人講究“衣錦還鄉”嘛,那你不“衣錦還鄉”算什麼本事呢,當年許多科學家回來建設祖國,我們全都交口稱贊嘛,那你回來晚的就沒人誇了,哪怕他本事真的特别特别大,而且我們也真的特别特别需要他的本事。
其實有的時候本事特别特别巨大的時候,他的想法立場什麼的可以暫時擱置一旁,反正他也不能起來口嗨說胡話就亂了事不是?因為這種人本領真的太大太大了,随便汲取一點我們大家受用不盡了,所以在我們特别需要這種本領的時候,一切還是以我們的需求為主了。
劉良認為我們終究能勝利的,但是小鳳的意思是也絕不是我們這一代兩代人的事情,所以小鳳的堅持戰鬥是我們需要戰略轉移,這就跟咱們人的軌迹是一樣的,可能你這一生就有那麼一次兩次換房子嘛,你可能就轉移到别的區縣去了,或者是從這個小區搬到另一個小區,可能是為了孩子上學,可能是為了上班方便,也可能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雲雲,那你有十萬塊錢,可以去吃一頓西餐了,那你有一百萬塊錢,可以買輛車了,那你有一千萬難道不要從磚瓦房轉移到高檔豪華小區麼?
那就買個好房子住嘛,所以道理也很簡單,小鳳的意思是沒有人反對堅持戰鬥,但是堅持戰鬥又不是原地踏步嘛,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不是說烏龜縮殼裡頭。夏侯博的書信内容很長,趙子龍看來以後确實有點擔心,但是夏侯博也說明劉良确實沒有阻攔小鳳,隻是個人意見争吵了,但是最終保留意見了,因為劉良也說絕對服從趙子龍大哥的領導,這一點沒有改變。雷雨亭大師和華佗先生都覺得說問題并不大,還是能夠看到很多希望的,不過趙子龍覺得說自己現在還沒有康複完全,姜維性格兇狠,手段毒辣,萬一再度攻山,我們也容易抵擋不住啊。雷雨亭大師覺得說,現在江南的争吵始終還是良性的,是善意的,大家都為了共同的目标奮鬥,大家的意思其實是一緻的,跑第一棒和最後一棒的那都是為了争冠嘛,雖然有很大區别就是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需要去解決更多問題,需要争論一下如何解決問題,如果全都是表面一言堂,有事情憋在心底裡就更不合适了。
衆人繼續去做準備,這個時候姜維最新一波攻勢也開始了,十萬大軍攀岩登山開始猛烈進攻九焰山,上一次姜維全面進攻付出了五萬人的代價,至于說到底這些人有沒有被撫恤那就沒人知道了,據說都是“對半劈”的撫恤,說白了就是表面上說獎金一百,其實給你五十,但是對于一些每天連塊老豆腐都吃不起的窮兵漢來說,能給發一塊老豆腐充饑就很不錯了,畢竟這玩意兒孬好不計那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嘛。趙寵過來報告說看到一些揮舞鈎索和鐵鍊的敵軍,大概是專業的山地部隊,看來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姜維也是真不含糊呐,真正的山地部隊,而且兵力雄厚,實力強大,趙子龍讓趙寵,趙甯,趙心,趙蘭,趙恂五将分别把守一個要塞,堅決不能讓敵人攻上來,結果這個時候聽說薛王劉子川麾下有二十萬大軍又回來助陣了,上一次跟着張熹就沒戰功,這一次劉子川帶着司馬懿可是又上來了,呂月芳說這個司馬懿是郭奉孝的徒弟,手段狠辣,善于用兵,如果說姜維勇猛善戰,那麼加上司馬懿,這兩個人基本能比肩媲美郭先生了,大家都知道郭奉孝的本事很是可怕的,所以不由得緊張起來了。
趙子龍說:“大家不要擔心,郭先生的智慧不止是在他們那裡,我們這裡同樣擁有郭先生的智慧的,咱們也不差,隻要嚴防死守絕不松懈,我們一定能擊敗他們的。”,“子龍叔,我有一個疑問,請您回答。”,“月芳請講。”,“您覺得敵軍的核心是姜維還是司馬懿。”,“這話作何解釋呢?”,“您看,姜維是武将,更是勇猛之徒,司馬懿這是一個統兵大将(本套書中司馬懿并非文官且一直不是文官,但是一直擁有文官的才能,但一直是武職,也曾以武職管理政務),善于用兵的,他的用兵才能全學自郭先生,比跟着諸葛亮練槍(姜維僅僅跟着諸葛亮練習花槍,但是本套書中諸葛亮并未教授任何人帶兵打仗的才能,且諸葛亮并無帶兵打仗的才能)的姜維這賊子還是厲害的,可是姜維一個人據說能夠輕易殺死十萬大軍而毫發無損,所以我這樣問起來。”,趙子龍思索一番。
其實小子說一番,話本評書之中這個問題從來也沒有人考慮過,小子是第一個拿出來講說的,就是這個姜維和司馬懿哪一個是軍旅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您作為客官爺怎麼去理解呢?很多時候為什麼比如南派評話,大家如果了解南派評話,就一定知道南派評話所有武将的軍刃重量全都限制在比較合理的地步,而且甚至是有一些“事實化保守”,這個問題很長,我必定給大家說明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舉個例子來說,康熙,這麻子爺膂力過人,為人勇猛,他能拉十五力的弓,按照話本裡面說這就是妥妥的“鐵胎弓”,很是骁勇,計算起來就是一百九十四磅重,按照斤兩那就是一百七十六斤沉,可以說非常厲害了,當然揮舞兵器跟弓弩這種固定兵器還不同,當然絕沒有這麼重就是了,不過書上說,“王鐵槍”王彥章能用兩杆一百斤鐵槍,異常骁勇無敵,這也是真實情況,明清兩代比武用的大石塊,最少也得二百斤,要求舉起來的,老話本中動辄千斤之力其實也有一定的現實依據,但是誇大已經不少了,而南派評話中基本上沒有用二百斤以上的軍刃的,南派評話中李元霸和嶽雲的錘也不過就是一百多斤重,而北方評書動辄三百斤,四百斤也有,當然老話本最重的有一千多斤的。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南派評話裡面三老(成都王張須陀,渭西王焦本忠,槍祖宗姚子林)能打跑李元霸,因為每個人差距都比較小,所以三個人加在一起能讓李元霸大吃苦頭,南派評話因為每個人隻是大概兩三個常人的力量,所以很多時候設計其實要複雜一點,比如說長坂坡趙子龍迎戰五六十員曹将,若是南派評話,就得仔細描寫為什麼趙子龍能一個人打這麼多人,沒有疲憊沒有負傷也沒有犧牲掉,但若這是北方評書,道理簡單許多,北方評書沒有趙子龍迎戰五六十員曹将這樣的話出來,因為似無必要,因為北方評書的趙子龍就不是說一個人大概等于三五個人的樣子,而是說我這個槍就不再是軟杆子幾十斤,而可能是真正的純銀鐵杆子一百多斤乃至于二百斤的真正重金屬(這裡的重金屬隻是指代份量沉)貨色了,我一個人一出手就能挑落幾十個人,一袋煙功夫我殺死上百人沒什麼大礙,所以幾十萬曹兵曹将我就自然而然來去自如的。
但這樣也就引出來小子所說的“司馬懿和姜維誰是軍中核心”的問題了,因為如果說你的武将過于厲害,那我就根本沒必要采用什麼“陣法”,“令行禁止”,“軍規軍紀”,亦或者是“策略計謀”,那我一杆大槍往裡一橫,十幾萬人全都死嘛,羅成一杆大槍将孟海公十萬大軍全部殺死,李元霸一人震殺百萬大軍,我不需要什麼陣法,你這個陣對吧?我從第一個人齊排排砍去,一直殺到最後一個傻瓜蛋,你還有什麼用呢?所以說往往評書為什麼全都是鬥将,因為他就隻剩下鬥将了,那我不鬥将,大兵往上沖這不就是送死麼?我沙漠王、後漢王、老英王不往上砸李元霸,難道說我十萬大軍包圍他起來等着一袋煙功夫沒有啦?那不是成了添亂嘛!
所以說北方評書從來不說這個,因為在北方評書,會陣法會排兵布陣的也都是武藝超強之輩,而楊林面對裴元慶和李元霸怎麼不擺陣啦?因為沒逑用,擺陣也是一樣死,不擺陣也是一樣死,嫌我廢那個勁呐!南派評話也不講究這個,因為南派評話的武藝還沒有大到說一個人能抵擋千軍萬馬的存在。
所以大家可能就明白一個基本知識了,也是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說,說三國就得看南派,說隋唐就得看北方!因為南派評話最大限度彰顯出來趙子龍的智謀和諸葛亮的神算,劉玄德的不容易,關雲長的忠肝義膽和張翼德的粗中有細,而北方評書粗粗猛猛,李元霸和裴元慶,薛葵這樣的猛将才能真正展現出來,老子爺爺生來就是“百萬軍中震天勇,血流成河萬骨枯”的。
所以說這裡面的本質性區别還是希望大家多多少少有所理解的。隻不過畫風為之一轉,小子更要為之一變,小子要“精益求精”,要“推陳出新”,要“攀登高峰”,要“勇于創新”,就是得“玩兒出花兒”來!小子就是要做到“有機結合”,我既要設計出來三四十萬斤膂力的戰将,手上千斤兵器,還要讓這些統兵的大将之才有發揮餘地,而且還是很大的發揮餘地,首先第一點就得寫大,所以我說了,我這個是高位世界觀,東西多人也多,動辄帶兵打仗一百多萬,為什麼動辄一百多萬,你李元霸就能打一百萬,那我就帶一百二十萬,剩下二十萬要你命是不是?所以你就算是李元霸你也得尋思尋思,剩下二十萬我怎麼辦?一個就是用計謀,比如說我打一半歇一會兒,剩下六十萬那不就不在話下了?第二個是我也帶兵,我用弓箭手紮住陣腳,先射掉你二十萬人馬,那我再殺起來還有困難麼?沒有了,第三個辦法也有啊,我讓我二哥出手,你看見我二哥追不追?你不能放跑了他吧,你但凡分兵剩下的夠不夠有一百萬?你分兵少了李世民就得跑,分兵多了你看看你能赢我李元霸不能?
所以你這個設計就得“險種更有險要”,“危上加危”!就得弄出簪花十六個大片,我一個牡丹八個瓣兒,我這八個瓣兒就得一十六個顔色,每個人之間的細節也完全不同,沒有相同的兩個人的護身旗的走火焰是一樣的,因為我要創新,我要大力發展!我這個世界觀首先說明,人就是多嘛,你這個世界三千萬人,我這個世界十三個億,夠不夠?我這個地球實際上也要更大的,隻不過我不明着提就是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思前想後把我的作品弄成“架空曆史”而不是“兩晉隋唐”的原因,因為我的設計需要,我再弄兩晉隋唐我覺得這是對我自己不負責任,對觀衆不負責任,我需要精益求精,就像我設計賽猿精和張繡一樣,張繡明明打不過趙子龍怎麼還能赢兩次?賽猿精明明碾壓趙子龍怎麼反被打了?這都是詳詳細細說的明明白白,不脫泥不帶水,沒有閑白兒老扯皮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崩壞:你還欠我一舞 太陽帶着我在宇宙中狂奔 創世神重生地球,替父母還債 突然變成巴掌美人+番外 和我搭檔過的都入戲太深 (西方羅曼同人) [基建]玫瑰吻過巴塞羅那+番外 傅醫生他又撩又寵+番外 穿書後被反派撩心動了 男配不當墊腳石(快穿) (綜武俠同人)[綜武俠]我的夫君有問題+番外 爆紅後我修道有成了+番外 17歲的夏天 作為一個剪刀妖 朕的白月光他又裝病+番外 死了的假道侶怎麼又活了 封禁萬界,我的外挂每周更新 弧光微芒 他在等四月+番外 神明不再 離譜+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