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雲毅忽然想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如此嗎?統兵大将掌握朝政。不過幸運的是自己正在努力改變着這樣的局面。“當兵的管朝政,文官呢?則黨同異伐。”丁雲毅若有所指地道:“大明不是非要到京城被破,皇帝殉國的地步,崇祯皇帝如果調度得當,大明帝國完全可以延續下去;崇祯皇帝為了大明中興不是沒有進行努力,隻是可惜他的努力與他的夢想南轅北轍。為什麼?無非黨争二字。明朝的黨争打從萬曆朝的張居正之後便愈演愈烈,終至于亡黨亡國。張居正這個人,是當之無愧的大政治家,在中國古代千百宰相中算得上出類拔萃!受命托孤之時,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為使大明王朝這輛帝國之車走的更遠,張居正實行了以一條鞭法為主體的賦稅改革。一條鞭法的改革對當時及後世影響深遠,它使萬曆前期的國庫充盈,朝廷富足;使後世征收賦稅改以銀錢代替實物……”段三兒雖然有些地方聽不懂,卻還是聽着武烈王丁雲毅說了下去:“任何一項改革,都避免不了要觸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都免不得要有阻力。中國古代的改革,取得成效的,将改革進行到底的,都是以強權為後盾,沒有強權支撐的改革注定都是要夭折的!萬曆十年,一代名相張居正走到了他的生命盡頭,在他生命垂危的時候,朝中官員紛紛聯名捐錢去廟中為他禳災祈福,唯獨有一人既不聯名也不捐錢,此人叫顧憲成。他的好友擔心他日後遭受排斥,便替他簽了名捐了錢,顧憲成聽說後,縱馬趕到廟中,将自己名字塗抹,将錢要回。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為官為民的哪個不要巴結,此舉足可見這個顧憲成風骨硬挺!”“恩,這麼說來此人倒也算是個人物。”段三兒不由自主地道。丁雲毅笑了一下:“這個顧憲成有一幅流傳很廣的對聯,足可見他的政治抱負。‘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萬曆二十二年,顧憲成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這個文選司,是專門管理官員提升調轉的。此時首輔王錫爵告老還鄉,萬曆便命吏部推選閣臣,顧憲成和吏部尚書一番計議後提出了七個人選,不料上報皇帝後,萬曆帝立時大怒,因為這裡的多數是萬曆帝所憎惡的官員!于是,萬曆一怒之下将顧憲成削職為民。顧憲成回到老家,在無錫重建東林書院,傳道講學,品評時政,久之,一部分朝野人物出于共同的理念凝聚起來,形成一個團體,這些人便被冠以東林黨人。毋庸置疑,此時的東林黨人以天下為己任,希望朝廷一振百年頹風,出現政通人和氣象,應該說是一批具有卓識的精英團體。東林黨人行事風骨铮铮,嫉惡如仇,對朝堂那些碌碌無為、作奸犯科、結黨營私之徒品評起來毫不容情。由于東林黨人關心民生疾苦,處事公允無私,自然有利于人心向背,尤其得到中下層人的支持,所以東林黨人一旦對某一人或某一事作出品評,往往便是定論……”段三兒心裡隐隐覺得這似乎有些不妥,但卻沒有問出來。丁雲毅繼續說道:“如此,必然引起朝堂之上一部分人的激烈抵制,這部分人又分成幾個朋黨,以首輔沈一貫為首,以浙江籍官員為主的,人稱‘浙黨’;以吳嗣亮為首的,以湖北官員為主的,人稱‘楚黨’;以山東籍官員為主的,人稱‘齊黨’。這三黨聯手對付東林黨,所以又統稱‘齊楚浙黨’。由此開啟黨争。黨争一起,朝野官員再也無心理事,也不能理事。因為每一事項提出,每一政策提出,每一政事安排,不論對錯與否,立時就會遭到朋黨的攻擊,雞蛋裡頭挑骨頭,也讓你的主張在朝廷上通不過!于是,最好的保身之道便是少做事,不做事,這樣就不給人以口實。諸黨派官員就如潛伏草中的毒蛇,時刻在等待機會,猛然竄出,狠咬對手一口。最要命的是,萬曆皇帝竟然深藏宮中二十八年不上朝理政,黨争無人調和,自然愈演愈烈。”“怪不得,怪不得。”段三兒喃喃說道。如果不是武烈王的話,他還真不知道朝廷裡居然有那麼多的矛盾。“現在咱們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丁雲毅的面色漸漸陰沉下來:“目前的黨争就是東林黨人挑起的,它起因就是帝位繼承!在先帝三子下落不明的情況下,福王朱由崧是最近的帝系分支,最有資格繼承大明皇位,東林黨人隻是擔心他的繼統對本黨不利,便橫插一腳,提出擁立潞王的主張,挑起紛争。而且還美其名曰是‘立賢’,那就等于變相說福王不賢,不配繼承皇位,東林黨的發源地在江南,東林黨在江南的關系盤根錯節,此論一處,對福王的人望沖擊可想而知。斷章取義,歪曲事實,鋪天蓋地,先把你的名聲搞臭再說。東林黨人常自诩君子,常常把小人的名字順手戴到敵手的頭上,中國人是很在乎君子和小人論斷的,便是當今,若評介一個人是小人,這人定會跟你急眼。也便宣告這人沒有朋友,沒有人願意與小人交往。”說到這,他冷笑了一聲道:“朱由崧是在東林黨的一片反對聲中繼位,在他的内心就不可能依靠東林黨人來維持他的統治,甚至對東林黨人一直是嚴密防範的。史可法不是東林黨人,但朱由崧讓他督師江北,遠離朝廷權利中心,不能不說是受了東林黨人的影響。馬士英就說過如此話‘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鎮力,其餘諸臣皆意在潞藩,今日彈臣去,明日且擁立潞藩矣!’這分明就是在那告訴朱由菘他該依靠誰那。”丁雲毅接着大聲道:“可是隻要在我的勢力範圍可以到達的地方就絕不允許黨争出現!”布置南京“我等恭迎武烈王!”才看到南京城牆,鳳陽總督馬士英已經帶着大批的南京文武官員出城迎接,場面看起來倒是頗為浩大。“何勞馬督帥親自相迎。”丁雲毅一邊笑着一邊跳下了馬。此時的馬士英已被朱由菘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兼都察院右都禦史,仍督鳳陽等處軍務。看到丁雲毅的确隻帶來了百人,馬士英的一顆心終于徹底放了下來。一百人在南京是無論如何也都掀不起風浪來的。把身後的官員一一介紹給丁雲毅:靖南伯黃得功、興平伯高傑等江北四鎮悉數到來,還有專門趕回來迎接武烈王丁雲毅的史可法。丁雲毅看起來也毫無架子,微微着一一點頭見過。浩浩蕩蕩的将丁雲毅迎進南京,馬士英并沒有先安排丁雲毅去見朱由菘,而是為他舉行了一次場面頗為壯觀的歡迎酒宴。在座的人大多是第一次才見到丁雲毅,對這個傳奇王爺充滿了好奇。關于武烈王丁雲毅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大明的王爺不少,但像丁雲毅這樣從一個巡檢一步步爬到王爺位置上而且還如此年輕的卻是絕無僅有。是年,大明的武烈王丁雲毅年僅二十九歲!酒宴上皆是阿谀奉承的話,無非就是恭維丁雲毅如何如何的英明神武,大明如何如何的是被其一手挽救。這些話丁雲毅聽的耳朵都快要起繭了。注意了下,唯獨隻有史可法等少數人一言不發。“聖上對武烈王極為感激。”馬士英終于開口說道:“武烈王忠勇鐵血,率虎贲衛南征北戰,浴血沙場,非武烈王無有大明之今日。聖上說,等到回京之後一定要重重的賞賜武烈王,到時候還請武烈王多多關照啊。”他一口一個“聖上”,像是朱由菘已經坐穩了這張位置一般。“好說,好說。”丁雲毅笑嘻嘻地說道:“馬督帥有擁立之功,非比尋常,是本王要請馬督帥多多關照才是。”兩人你贊我一句,我誇你一句,說的不亦樂乎。馬士英沒有說什麼時候去見朱由菘,丁雲毅也一句話都不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她與男魅妖結為道侶 嫁給殘疾戰王後掃盡天下财 城外有城 我才沒有想你 浴火雀靈 你是神明的饋贈 鲸落在深海 我綁定了生活系統 原來可以這樣愛 教授家的小可愛 家電人生【兩部】 庶女也逍遙 甜鹿撞心頭 彭格列馬甲入學高專的正确姿勢 愛情來襲請接招 有情人 團扇家族使命必達 長公主她不對勁 人間何處不歡喜 合同制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