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小說網

592小說網>強明的意思 > 第668頁(第1頁)

第668頁(第1頁)

老紀的身上中了一刀,他卻絲毫也沒有覺着,他咬着牙,任憑鮮血從傷口流出,繼續有刀刀的砍向敵人。又是一刀落到了他的背上,老紀向前一沖,順勢把刀刺進了一個流寇的胸膛。但刀還沒有拔出來,流寇的一口鋼刀已經落到了他的胳膊上。老紀的右胳膊跌落到了地上。老紀狂吼一聲,一腳踹翻了那個敵人,但就在此時,兩柄長矛刺進了老紀的胸口。老紀拼命了!他用僅存的一隻手把一柄長矛拔出,一下刺死了一個敵人,剩下的一個流寇,竟然吓得掉頭就跑。老紀本來是想追的,可他身子晃動了下,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力氣追了。他慘笑了一聲:“老洪啊,我不成了,我要先去了啊!”這一切都落在了洪調元的眼裡,他用力的點頭,然後大聲說道:“去吧,老紀,到下面等着我,老洪一會就下來陪你!”最後一句話老紀已經聽不到了,他筆直的站在那裡,瞪着大大的眼睛,死了。“殺!”洪調元瘋狂的吼着,瘋狂的揮動着手裡的繡春刀!老紀死了,老紀真的死了啊!很久很久以前,他和老紀就是這世上最親的兩個人了,可是現在老紀卻永遠的離開了自己。洪調元不要命了,這條命他早就不想要了。他又砍死了兩個敵人,他的身上也再度多了兩條傷口。洪調元大口大口喘息着,老了,老子,究竟還是老了。如果再年輕十歲,他還可以戰鬥,沒準可以保護着皇上一起殺出去,可是現在卻不成了。他看到那些太監們,就和自己還有老紀一樣的勇敢,他們紛紛的倒下,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求饒的。壯哉,大明!“洪調元,你過來!”洪調元聽到了崇祯皇帝的召喚,他不顧一切的殺開了一條血路,殺到了崇祯皇帝的身邊。他見到崇祯皇帝也在那喘息着,在他身邊站着的,是衣衫破碎,滿身是傷的王承恩。“皇上啊。”在這個時候王承恩居然笑了起來:“記得那次内臣遇襲,是丁雲毅救了我。皇上您是沒有看到,丁雲毅滿身都是傷,可他卻和一個瘋子一樣,不知殺了多少刺客。内臣現在身上才這麼點傷,為什麼就覺得疼,為什麼就覺得支撐不住了呢?”“你不是武烈王那。”崇祯也在那微微笑着:“咱們都不是武烈王。朕聽說武烈王在戰場上的時候沒有人可以阻擋他。朕還聽說那些流寇、金虜隻要一聽到武烈王的聲音,會吓得調頭就跑,沒有人敢和他正面對敵的,可惜咱們都沒有見過他在戰場上的風采……”“那個是崇祯,那個是崇祯,抓住他!”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流寇的小頭目大叫起來。崇祯勃然大怒:“朕在這裡說話,誰敢如此無禮?洪調元,去把他的腦袋給朕拿來!”“臣洪調元領旨!”洪調元大喝一聲:“陛下說話,誰敢大聲喧嘩,奉旨,殺!”崇祯看到不看戰場,隻顧着對王承恩道:“王承恩啊,你忠心耿耿的跟了朕那麼多年,現在你怎麼忍心先朕而去呢?”王承恩背靠着宮門,慘笑道:“皇上啊,内臣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内臣殺了三個賊寇,可是内臣也累了。内臣還想最後對皇上說一聲,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切莫落到那些賊寇的手裡。”說着,他的眼睛漸漸的閉上了……“王承恩,朕不許你死,朕還要帶着你一起殺賊!”崇祯大聲叫着,可王承恩什麼都聽不到了。“王承恩,你這個好忠仆那。”崇祯的眼眶悄悄的紅了。這個忠心耿耿陪伴了崇祯如此多年的太監死了。論奸,當朝無人能奸的過他王承恩。論忠,也無人能忠的過他王承恩。他頻施毒計幹掉了自己的一切敵人,他幫崇祯登上帝位,他為崇祯出謀劃策,為他帶大、教導、輔佐的皇帝留盡了最後一滴血。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他所忠誠的皇帝!他死得并沒有什麼遺憾。一顆腦袋落到了崇祯的腳邊,崇祯擡起了頭,他看到了已經斷了一條腿的洪調元,不得不用一枝長矛支撐着自己才不倒下。他另一隻手裡的繡春刀還在滴着血:“陛下,賊寇首級臣給您拿來了!”“好,你也是個天大的忠臣那!”崇祯放下了王承恩的屍體,慢慢的站了起來。還能夠繼續奮戰的太監越來越少了,崇祯有些悲涼,到了現在最需要士兵的時候,卻隻有這些太監們在為自己奮戰。可是崇祯又無比的自豪,曆史上的哪一個皇帝到了臨死之前還有那麼多的太監不許慷慨赴死?流寇的首領劉宗敏走了進來,看到面前的一切劉宗敏不禁大怒,他暴怒的吼着,暴怒的殺着他能看到的每一個太監。崇祯指着劉宗敏大聲道:“洪調元,給朕把他的腦袋拿來!”“陛下,臣這次恐怕要抗旨了。”洪調元慘笑一聲。崇祯怔了一下,看到了洪調元的斷腿,然後忍不住搖頭道:“朕又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洪調元并不是很在乎:“陛下,事急,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切勿落入賊手。”這是崇祯第二次聽到這樣的話了。他緩緩的舉起了手裡的劍……洪調元大吼一聲:“丁雲毅,陛下和我先去了,你是武烈王,若你不能為陛下報仇,你不配當我大明的武烈王!”然後,他扔去長矛,一刀深深的紮進了自己的心口……“死得好,死得好!”崇祯大笑:“賊寇們,你們看到我大明的忠臣沒有!有什麼樣的忠臣就有什麼樣的皇上!”他,把劍用力的朝自己的頸部抹去……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大明崇祯皇帝在内城已破的時刻自殺殉國。崇祯皇帝朱由檢,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于大明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年号崇祯。即位後大力鏟除閹黨,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實在是一個悲劇時代。按照王朝的周期性規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延續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算不上短命。整個明朝在永樂、宣德時期出現了第一個高峰,它的标志就是震驚世界的鄭和下西洋,被西方學者贊譽為“發現世界”的壯舉。此後逐漸走下坡路,到了萬曆第一個十年,由于内閣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出現了萬曆中興,使得萬曆時期成為明朝曆史上最為富庶強盛的時期,締造了明朝的第二個高峰。但是好景不長,皇帝為了消除張居正“威權震主”的影響,徹底否定了張居正的政績,甚至以為他是“專權亂政”、“謀國不忠”。于是乎,萬曆後期政壇高層忙于朋黨之争,忙于“窩裡鬥”,國事急轉直下。到了天啟時期,皇帝昏庸,朝廷大權落入大太監魏忠賢之手,形成“閹黨”專政的局面,正直的官僚不是被革職,就是被殺戮,政局腐敗透頂。朱由檢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繼任皇位的。他嚴懲魏忠賢及其黨羽,清查“閹黨逆案”,為遭受“閹黨”迫害的官僚平反昭雪,撥亂反正,希望再次營建一個中興局面。然而時勢已經大變,東北的清朝羽翼日漸豐滿,明朝與清朝的戰争屢屢敗績,滿洲鐵騎多次越過長城要塞,威脅北京及其周圍地區。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造反大軍,已成燎原之勢,馳騁中原。這兩股勢力,都想取明朝而代之。大廈将傾,狂瀾既倒,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們,企圖挽狂瀾于既倒,然而心有餘而力不足,上演了一幕亡國的悲劇。在這一幕悲劇中,每個人都在演出悲劇,皇帝以悲劇謝幕,大臣們也莫不以悲劇收場。大明王朝無可奈何地走向滅亡,而且亡在一個頗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手上,讓人扼腕歎息。其悲劇性就在于,并非亡國之君的朱由檢演繹了一幕亡國的悲劇。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團扇家族使命必達  甜鹿撞心頭  合同制戀愛  浴火雀靈  原來可以這樣愛  我才沒有想你  嫁給殘疾戰王後掃盡天下财  她與男魅妖結為道侶  教授家的小可愛  人間何處不歡喜  鲸落在深海  有情人  城外有城  家電人生【兩部】  你是神明的饋贈  我綁定了生活系統  長公主她不對勁  彭格列馬甲入學高專的正确姿勢  庶女也逍遙  愛情來襲請接招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