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前,村裡開始分糧,分糧好過年。
南方小年比北方小年要晚一天,入鄉随俗,我選擇過北方小年。
張淑英主任一大早就跟我說,今天要分糧,還會分肉。
我疑惑,如果村裡會分肉,為什麼知青院吃肉還要跟我換?
張淑英主任跟我一起,有多少食材她也是知道的,我勻肉給知青院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自然也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就小聲跟我解釋:“知青的工分都是不一樣的,有點賺的多點,有的賺的少點,他們大多數平時吃飯都是大鍋飯,但總不能賺的多的去補貼賺的少的。知青本來也不怎麼能幹,一年到頭好多人賺的将将夠吃,哪有多少多餘的去吃肉呀,所以就過年的時候湊一湊,大家一起吃一頓。實際上賺的多的,人家肯定也會另外想辦法吃點好的。”
所以才有的知青在村民那邊吃,他們有時候不是搭夥,是知青請村民幫着做好飯的。
當然其中也有的知青,賺的夠,但和大家一起吃,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比如嚴知青和蘇知青,嚴知青是個很務實的人,雖然剛下鄉的時候他賺不了滿工分,但這麼多年的鍛煉,他作為管理,肯定要以身作則,所以他是拿滿工分的,而且他也會一些别的方式賺取補貼,比如他也是知識分子,他會寫稿,經常給一些報刊寄稿,稿費雖然不算多,也是個進項,而且嚴知青家裡是做木工的,他也會做些木工補貼。
蘇知青雖然拿不到滿工分,七八個工分也是可以的,再加上她會做刺繡,也會做衣服,手藝還不錯,閑暇的時候會幫其他手工不好的知青或是去村裡接點活,因為隔壁民勝有制衣廠,手藝好點的村民要麼被招進廠了,要麼也會接制衣廠的活兒,一般不會花時間給其他人做,手藝不好的人家需要做的時候,自然就會找知青院的人做,既便宜又方便,而且知青院的姑娘們都是城裡來的,眼光比較好,做出來的東西比别人好看。
畢竟制衣廠隻會找本地人或熟悉的人,一般不接收外地來的知青。
再比如胡建軍,胡建軍其實也想去外邊吃,大隊長挺看重他,他又和張紅軍大哥一起開車,兩人關系自然比其他人親近,他跟大隊長家搭夥也不是不行。但嚴知青和蘇知青為了更好的管理知青院都是在知青院吃,嚴知青看重胡建軍做管理人,胡建軍當然也沒辦法出去吃了。
後來王凱旋和鄭國慶來了,他倆都窮,胡建軍隻好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補貼他們,就更不好出去吃了。
不能特意去外面吃,偶爾在村委改善夥食就成了他們的指望的了,所以每次來吃都會多少帶點吃食。
說起來,最近這批知青,我不用說,王凱旋和鄭國慶有胡建軍補貼,隻有江家兄妹過得苦哈哈。
尤其是江芊芊一來就接二連三的做一些膈應人的事兒,蘇知青是個眼裡不容沙子的人,給江芊芊整的是老老實實的,連帶被江芊芊拖累的江海濤也不好過。
現在不好過還不算什麼,畢竟除了帶過來的,上個月江家還給他們寄了不少東西,但江家有人去檢查過之後,給他們的幫助隻會越來越少,以後的日子,才是更難過的。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現在重要的是分糧分肉。
雖然我也就這三個月的工分,發的不會很多,但這就是我第一次領工資呀。
分糧就是在村委前的小廣場上,村長就把糧放在院子裡,上來也沒讓我去排隊,直接就開始算我的,理由也很簡單,過年了,村民和知青都都不用上工了,但是我要。
我每天都在抄錄孫書記記錄下來的各種資料,當然這個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隻是一份每天跟做飯洗衣服一樣必須要做的工作而已。
說起洗衣服,其實孫書記的衣服,本來村長看我剛下來怕我吃不了苦,說讓我把孫書記換下來的衣服送到大隊長家去,後來我們自己開火之後,順帶就把洗衣服的活兒也接下來了,不過我也就洗了幾天,張淑英主任就把活兒接走了,我平時也就洗洗自己貼身的衣物,後來老趙叔來了,張淑英主任連老趙叔的衣服都接去洗了。
大隊長和村支書算了算核對好,給我分了一百五十斤糧,我全都換成了永常稻,永常稻是農場那邊換來的,據說十分香甜可口,上次去農場我已經嘗過了,習慣吃大米的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那個味道,所以看村裡每年也會換一些來,有的村民也會換成永常稻嘗嘗鮮啥的。
一百五十斤糧換成大米隻有五十斤,縮水三倍,可見永常稻有多貴,村裡人換這些,也就是想給老人孩子補補身子,哪有像我這麼換的,大隊長跟我确定了三遍,才給我分好,在旁邊幫大隊長分糧的張紅軍大哥幫我把糧提進了竈房。
我把竈房鎖好,就去了辦公室抄錄資料,直到快下工的點,我跑出來,上午的糧食也差不多分完了。
村裡人多,就算是按戶分,也沒那麼快,所以村裡都是提前算好,分來領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腳鍊(無限流)+番外 綠茶他不想幹了 五點火陽+番外 熾月+番外 情至瑞天 同桌他有毒 重回七零搞醫建 黑白夢影 回到反派黑化前 頂A他又茶又作 重生做渣男一個校花真不夠 空降迦勒底随後成為所長這件事 病友拯救計劃 鬥羅:我說你是龍,你就是龍 絕世:都穿越了誰還做唐三女婿 驕縱 奏樂之際+番外 所有人都在磕我和我死對頭的cp 鄉野村醫 穿越之我的古代旅程+番外